[发明专利]祛湿止痛补益气血的炙用药条无效
| 申请号: | 00108092.X | 申请日: | 2000-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327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 发明(设计)人: | 石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学敏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B18/04;A61H3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止痛 补益 气血 用药 | ||
本发明是一种适宜炙用的中草药制品。
灸法是针灸学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篇中有“针所不为,炙之所宜”的论述,可见灸法的重要性。炙法中除使用单纯艾绒炙条外,还经常使用含有其它中草药的药条,这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太已神针”中说取艾绒三两,硫黄二钱,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各一钱制成的药条,炙用后对通经活络大有裨益。
公开号CN1050325A的发明专利“中风穴压神炙药条(丸)”,选用端阳艾绒240克,硫黄、苍术、桂枝、山奈、丹参、香附、川芎、白芷、乳香、没药、雄黄、松香、独活、穿山甲、全蝎、地龙、花蛇各3克,以及麝香0.5克研为细末混合后卷成药条,是一种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的灸用药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风湿寒痛、气虚血亏有显著疗效的祛湿止痛补益气血的灸用药条。
本发明的药条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组成:
艾绒85-90份,当归1-2份,川芎1-2份,秦艽0-1份,防风0-1份,羌活0-1份,独活0-1份,鸡血藤0-1份,元胡0-1份,太子参0-1份,白术0-1份,白芍0-1份,甘草0-1份,黄芪0-1份,香附0-2份。
在上述组分中可混合木香和赤芍各1份或杜仲和牛膝各1份。
本发明的炙用药条采用传统工艺加工,选生长旺季的艾叶捣舂后取用其艾绒,中草药筛选去杂,粉碎至200-300目或0.1-0.5mm短纤维,自然风干6-8小时按份数比例与艾绒混合搓制为直径1.5cm、长20cm的艾条,同时包裹纸质外层。
所述各中草药的基本作用是:当归:补血活血、益气生血,川芎:活血行气、祛风去湿,秦艽:祛风去湿,防风:散邪发表,祛风去湿,羌活:解表散寒,独活:祛风除湿、蠲庳止痛,鸡血藤:温经活络、行血补血,无胡:活血利气,太子参:滋阴补肾,白术:健脾去湿,白芍:养血柔肝、凉血消淤,甘草:解热清毒,黄芪:补气滋肾,香附:镇痛调经。以及,木香:健胃滋肾,赤芍:活血消肿止痛,杜仲:调理经气,牛膝:破血通经。
实施例1,取艾绒90份(每份1克,以下同),筛选加工后的秦艽、防风、羌活、独活、鸡血藤、元胡以及木香、赤芍各1份,均匀混合后制条,该药条尤其对风湿寒痛有独到疗效。
实施例2,取艾绒90份(每份1克,以下同),筛选加工后的当归、川芎、太子参、白术、白芍、甘草、黄芪、香附以及杜仲、牛膝各1份,均匀混合后制条,该药条尤其对气血两亏有补气益血的疗效。
本药条的疗效依靠温熨有关穴位实现,可直接燃炙熏熨,也可切割成小块温针使用,作用基理除温热作用外,各中草药在慢燃过程中其药用成份受热挥发,随艾绒慢燃形成的热气流直抵有关穴位,通过皮肤透析进入身体,当然一部分也通过呼吸道进入身体。
经某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部将近五年临床对比观察(一般炙条与本药条)说明本药条有着明显的使用效果。具体作法是在患有心肌梗塞、脑栓塞、脑意外、慢性消化道炎和类风湿五类病人中,根据诊断病例选择年龄、患病期、症状等基本情况相同的病人按相同人数各编2组,每组至少20人,一组采用常规炙条施治,一组采用本药条施治,在配合相同综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观察和检测有关数据资料作出统计。表明本药条总有效反应时间提早9%,治愈率高15%,病人一致反映本药条对以风湿寒痛、气虚血亏的主要症状有突出的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学敏,未经石学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80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