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陶瓷釉液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00107543.8 | 申请日: | 200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24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田树霖;蔡惠萍;宋;简棣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树霖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陶瓷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陶瓷或塘瓷物品表面带有抗菌功能的釉液及其用途。
陶瓷或塘瓷物品应用广泛,在餐饮、建筑装饰、机械制造、医疗化工等领域内均有应用。陶瓷或塘瓷用品表面光滑,质地坚硬、易于清洗;一般人认为细菌难于附着生存,但经测试表明陶瓷或塘瓷物品更易吸附病菌。上述物品更是传染疾病的重要途经,同时浴室,厕所,食品车间等建筑中的洁具和陶瓷建筑材料更利于细菌繁殖,产生异味、传染疾病。为此在90年代初各国开始从事抗菌功能的陶瓷或塘瓷研制。如目前采用在釉液中添加二氧化钛等原料,以光触技术生产抗菌陶瓷制品,但这要求具有上述原料的陶瓷制品必须有足够的光照,而且这种制品在烧结过程中逐渐沉淀,致使制品表面抗菌成份极少,抗菌性能极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陶瓷釉液及其用途,要求它具有使陶瓷式塘瓷物品表面具有良好的抗菌功能,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实用,成本低,抗菌功能长效持久。用途广泛易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抗菌陶瓷釉液它含有抗菌剂和水。其组份为(重量)
低温抗菌剂或高温抗菌剂 1-7 份
粘合剂 0.2-4 份
分散剂 0.1-0.5 份
消泡剂 0.1-1 份
溶剂 7-10 份
水 90-100 份
所述的粘合剂是从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水溶性丙稀酸树酯,聚乙烯醇,阿拉伯胶中任选一种或几种组成。
所述的分散剂为丙烯醇单体分散剂,或SP-17色料分散剂。
所述的消泡剂为辛醇、或有机硅乳液。
所述的溶剂为型号9813国产溶剂。
所述的低温抗菌剂为中国专利号96106369.6公开文献中记载的抗菌剂,其制备方法是将平均粒径0.1-10微米的硅胶粉化,180℃烘干2小时活化,在常温水中添加抗菌金属盐,制成浓度为0.008-2M的反应液,该反应液PH值为9-9.5。在反应液中加入活化的硅胶粉。搅拌2-4小时,进行离子交换后,去水后用80℃烘干成硅胶抗菌粉备用。再将沸石,二氧化钛或氧化铝,研磨平均粒0.1-10微米,160℃-300℃,3-4小时烘干活化成载体,使其含水量低于1%,在常温水中添加0.008-3M的抗菌金属盐和0.008M-1.5M的氯化钙或碳酸钙制成反应液,其PH值为5-8,加入活化的载体,常温搅拌7-12小时,进行离子交换,去掉上澄液,用清水清洗游离的金属离子去水烘干制成抗菌粉。再将抗菌粉和硅胶抗菌粉按9∶1至4∶6(重量)的比例混合,粉碎成0.1-10微米,100℃-300℃烘干去水制成混合抗菌剂,该混合抗菌剂即为低温抗菌剂。
所述的高温抗菌剂为中国专利98100064.9公开文献中记载的抗菌剂,其制备方法是从硝酸锌,氯化锌、硝酸铜、硝酸镁中任选一种或几种,添加0.1-3M的硝酸铵,按30-50L/kg比例加水制成浆液。在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中选一种或几种再添加5%的0.5-5微米的硅胶后,按10-15L/kg比例加水制成溶液,将浆液与溶液按2∶8的比例混合搅拌,固溶30分钟-3小时,清洗烘干制成抗菌剂。即为高温抗菌剂。
也可用0.001-0.1M的硝酸银或0.1-1M硝酸铜,0.1-2M的硝酸锌、再添加总量5%的氧化锌,加入烘干的人造沸石,和占人造沸石总量25-50%的碳酸钙,交换3-10小时后,清洗,烘干制成高温抗菌剂。
低温抗菌剂用于800℃以下的塘瓷,陶瓷制备工艺中,高温抗菌剂用于800℃或800℃以上的塘瓷和陶瓷制备工艺中。
本发明的釉液可作为使陶瓷用品表面具有抗菌功能的抗菌釉液。也可用于陶瓷物品的坯上,或半成品上,或成品表面上的喷挂,或刷涂或浸渍或镀膜材料。还可用在烧结陶瓷物品的烧结窑中的与载体混合制成的蒸镀材料。
用途中,所述的载体用氧化铝,碳化硅,石英砂,或硅藻土,沸石,海贝壳的一种或几种烧结制成孔径5-6微米,气孔率≥60-80%的材料制成。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配制800℃以下温度烧结的陶瓷用品的本发明釉液,组份(重量)如下:
低温抗菌剂 2 份
甲基纤维素 2 份
聚乙稀醇 1 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树霖,未经田树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7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方银屑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含氟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