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居民住宅通顶柱式多功能避险生存空间无效
申请号: | 00106281.6 | 申请日: | 200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272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希海 |
主分类号: | E04H9/00 | 分类号: | E0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居民 住宅 通顶柱式 多功能 避险 生存 空间 | ||
本发明是居民住宅直面突发灾祸之时人们用于保存生命,保全贵重财产进而帮助人们制止灾祸或减轻灾祸的发明。属于社会居民防灾减灾技术领域。
众所公知,住宅是人们休养生息之所。一般的情况,人们每天在住宅内生活的时间相对最长,吃喝拉撒睡等诸多生理需求均在住宅得以满足。有人说“住宅是安乐窝”。不错,拥有住宅是人们幸福的标志。但是一切事物皆具两重性。住宅有令天下寒士尽欢颜之誉,亦有充当地震,风灾雪崩,山体滑坡以及水火等灾祸帮凶,置其主人于死地的前科。尤其是在地震中,住宅有第一杀手之称。权威资料称95%的地震伤亡来自住宅,另外,住宅因燃气泄漏引发中毒、爆燃、突发战争流弹对住宅的袭击,住宅意外坍塌以及歹徒入室劫掠等人为灾祸也都是在住宅内才令人们尴尬无助而面临死亡威胁的。上述天灾人祸伙同住宅造成巨大生命悲剧浩如烟海般的资料暂且略去,只谈居民在住宅内直面突发灾祸之时,为何会陷入无助绝境而失魂落魄般的恐惧惊慌来强调上述对现有住宅的指责:突发灾祸死亡阴影迎面向人们扑来,人们深知血肉之躯难敌砖石楼板的砸撞压埋,抵档不了烈火毒烟伤害,且大地震只给欲生者十二、三秒生命时限,烈火最易封门……此时此刻住宅却似牢笼般的阻档着逃生者的脚步,可谓插翅难逃活命,死亡的巨大压力,使精神崩溃了的人在绝望中竟破窗跳下高楼……这撕心裂肺般的案例应该是住宅的过失,是住宅功能不全所致。突发灾祸现有住宅不但不能给予人们保护反而成为了杀人刀。
本人参阅了中外住宅资料和中外防灾减灾专著,尤其是研究了以我国为代表的自然灾害多发国家中居民住宅现状和发展方向,鉴于发展中国家国力薄弱,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自然灾害对居民住宅的袭击是首选目标,众多原因使居民住宅强度排位总是靠后。居民住宅防灾减灾问题是社会关注的大课题。尽管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都在上述领域加大了投入和科研力度,但是人类对自己的父母——太阳和地球的了解尚属探索阶段,在防减灾措施上屡屡失误,号称防震大国的日本人亦在阪神强震中找到了教训,并且重新审视其地震理念和防震举措。最近土耳其,我们台湾,墨西哥连续四次7级以上强震,损失生命和财产再一次证明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多么脆弱渺小,美国人马里奥·萨尔瓦多里和马休斯·李维在其专著“大地何以怒吼”中根据阪神地区地震设防后很新的建筑在地震中被扭曲破坏的情况提醒人们说“再次证明防震建筑并不能防震”给人以深刻印象和无尽的思考,同时他们还忠告人们地震发生时“要尽快躲入卫生间、厨房或墙角处,也可以钻入坚固的桌子下面”。媒体报道公安部开展“让火灾远离家庭”活动和北京落成一家“消防教育培训中心”其中“市民防灾馆”培训市民在火灾中用“湿毛巾捂面逆风匍匐逃出火灾现场”技巧和“感受地震震感”等项目,以及利用床单、雨水管等器物在高楼住宅火灾中逃生技能都体现了社会对居民住宅防灾的关注和居民住宅防灾的严峻形势,权威资料称北京和全国住宅火灾占火灾总数的43%或一半以上,其生命财产损失怵目惊心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养育了我们人类的地球母亲,对其在太阳系中平衡运行不断积畜能量和不断释放能量的现象给人类带来的诸如地震、风灾、洪水、雪崩、山体滑坡以及人为的火灾等天灾人祸,我们感到很是无奈,灾难过后,幸存者的心灵留下创伤,社会局部生产力受到挫伤,自然灾害阻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此,国际社会在90年代开展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有重大意义。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主任李贵鲜称“九十年代以来,灾害有上升趋势,这是全国上下面对的现实问题”。
本发明人认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的生命,在突发灾祸中不死人、少死人、不伤人、少伤人是防灾减灾的实质性内容。又因为大地颤抖按不住,风吹云涌挡不住,自然灾害与人类共存,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界的能量人类行为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我们把防灾减灾的出发点绝不能放在与大自然对抗的位置上,要以科技为先导,要学会和逐步适应或给予人们在自然灾害中生存的本领,要改抗灾救灾第一为防灾当头,重心前移,尤其要把社会居民防灾的前沿阵地设置在千家万户之内,要把天灾人祸第一受伤害群体——城乡居民变为防灾减灾第一线生力军。要认真分析灾害能量运行规律,采取有效避开灾害能量锋芒,设法与灾害能量锋芒擦肩而过或者巧妙利用灾害能量为人所用的方略才是明智之举。对住宅因功能不全在突发灾害中造成大量伤人害命的问题,本人进行了多年潜心研究,鉴于我国71%的省会以上大城市在地震危险区域内的现实,以及我国居民住宅距高科技高智能化的集成建筑十分遥远的实际,尤其是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趋于成熟和城乡广大居民渴求现代住房的今天以及广大居民在其身边对天灾人祸进行全面设防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本人终于完成了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希海,未经程希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6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