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交换的矩阵实现方法及其模块无效
申请号: | 00106230.1 | 申请日: | 200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267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7 |
发明(设计)人: | 邓一辉;龚大平;张松国;秦明辉;龚智辉;高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黎明电脑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60 | 分类号: | G06F17/60;G06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琦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深南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 交换 矩阵 实现 方法 及其 模块 | ||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信息交换的方法及其实现模块。
电子商务的应运而生,是信息社会发展和信息处理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一个典型标志。从技术上看,一切电子商务活动都可以归结为普通用户和服务商(如商场)之间的交易信息的交换,即用户终端和服务端之间的交易信息的交换。譬如普通用户通过Internet访问商场的Web网站,订购物品等。而用户与服务商间的信息交换所用的通信设备、通信介质、通信协议可以多种多样。就通信手段而言,较常用的就包括:Internet、电话、传真、手机短信、有线电视、传呼机以及基于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的终端设备等。未来还必将出现种种新的通信手段。
在信息交换的处理过程中,最早的信息交换方案是主机终端方式,即用户通过终端直接操作主机,这种方式结构比较简单,响应速度也比较快,但不适合协同工作。随着PC和局域网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客户/服务(Client/Server)方式,如图1所示。客户端包含业务逻辑和显示逻辑,服务端一般通过共享数据库系统实现。这种方案开始考虑将用户终端和数据库系统分离,但是联系还是很密切。
为减低用户终端的复杂度,目前比较通用的方式是通过Internet的接入加入中间件的三层结构模式,如图2所示。这是信息交换处理的一个突破,其主要是将显示逻辑与业务逻辑分离。目前计算机行业的公司大都推行这种方式,如IBM公司的e-Business,Windows的数字神经系统等。接入子系统和业务应用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客户/服务关系,它们之间的通信按服务端内部统一的协议进行。为适应不同的用户终端设备和通信协议,采用建立适应不同用户终端通信协议的不同接入子系统的解决方案,如图3所示。
上述的信息交换的模式都是局限于一个具体应用的范围内,不同的应用,即一个应用子系统,都必须具备与具体业务相关的各通信接入子系统。对于不同的服务端,为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换活动都必须独立准备一套完整的应用系统,包括接入系统和应用系统。因为,无论是服务机构还是普通用户终端都必须独立考虑他们之间信息交换所涉及的通信介质、通信协议等,都必须建立处理这些交换协议的处理系统,在整个过程中,服务端要处理所有相关的信息交换问题、设备和协议等。
而目前,信息交换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例如电子商务活动中,普通用户对访问手段的需求十分广泛,如Internet、电话、传真、手机、有线电视等;同时,对服务商来说,需要提供不同的网络接入手段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这样,用户和服务商之间的网络连接是错综复杂的,如图4(a)中所示。因此,要推行电子商务也变得十分困难,对广泛而普遍的信息交换应用也带来障碍。
为解决上述信息交换中所存在的问题,在用户终端和服务端之间增加终端设备网关和服务网关,负责将用户终端和服务端之间的请求与应答信息转换为统一信息格式。同时在终端设备网关和服务网关之间增加一层结构,专门负责用户终端和服务端之间的统一格式信息的交换,通过特有的信息交换机制来实现用户与服务端请求与应答信息的匹配。这样,在不直接提供用户终端到服务端错综复杂的网络连接和通信协议的前提下,用户端可通过单一的线路访问不同的服务终端,服务端也可通过单一的线路为不同的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如图4(b)所示。这种结构的特点是能够快速构建多用户终端、多服务端之间CtoB(用户到服务端)、CtoC(用户与用户之间)、BtoB(服务端与服务端之间)以及BtoC(服务端到用户之间)的一切电子信息服务与应用。
实现上述信息交换机制的方法可以有多种,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出一种利用交换矩阵进行信息交换的方法极其实现模块,以便于实现应用层信息请求和应答的快速交换,且交换能力可以以矩阵形式扩展,便于硬件化。
交换矩阵技术主要应用在物理层,例如IP交换机、ATM交换机、程控交换机等,基本原理是采用多个输入端口、多个输出端口,从输入端口到输出端口采用网状交叉的逻辑结构设计,在物理上交叉点采用若干门电路实现直接连接从而进行快速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交换矩阵技术应用于应用层的信息交换,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信息交换的客户端与端口模块连接,每个端口模块具有一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在寻址模块中建立该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按矩阵形式排列的对照表,表中交叉点记录通信链路的开合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黎明电脑网络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黎明电脑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6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启发式析句构句计算机辅助语法教学方法
- 下一篇:白炽灯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