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整流量的水龙头无效
| 申请号: | 00106044.9 | 申请日: | 2000-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18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玉汝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益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52 | 分类号: | F16K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广生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整 流量 水龙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龙头,尤指一种具有流量大、小调整阀,且该调整阀即使具较大水压,亦不会脱落的水龙头。
按目前水龙头,不论为家庭室内或设于公共场所,为使水龙头出水量可减少,但又不致于使出水面积大小,乃如图1及图2所示,于水龙头本体的出水口A内设有一网片A1,以利用网片具网目及交错的网肋,而使自水道A2流到的水,可自行分布(依网片的网目),使得水龙头即使每秒出水量可能已减少,但其出水面积可能不变(与未设网片的水龙头相比较而得),以利于使用洗手等作用。只有该种设有网片而下设调整阀,当使用启开水龙头开关,且令阀门A3被全部启开时,其单位流量亦会相当大,使得该种水龙头不具省水功能。另外设有网片的出水口会因长久累积块状物而阻塞,而需随时清理,否则即会有因被阻塞,而使出水量不足的情况。
又如公告第287602号案则在水龙头阀座内设有阀塞体,该阀塞体自阀座下方往上装设;虽具育调整流量的功能,但其缺点为:阀塞体与阀座间的结合只借O型环与阀座孔壁抵触,当O型环的村质退化,而造成弹性减低时,阀塞体极可能因水龙头内水压关而爆开,即阀塞体可能自水龙头脱出,轻者只是造成漏水问题,重者金属阀塞体可能成为伤人利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整流量的水龙头,它利用调整阀被转动以改变穿孔与水道间的角度,可决定水龙头出水口的出水量,再利用小颈部的设计提供出水口最小流量,达到调整水龙头流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整流量的水龙头,包含有本体,该本体具有出水口、开关及杆部,其特征是:杆部可设有贯穿孔及相连的调整阀,该调整阀包含有阀体及阀帽,其中阀体与阀帽皆具O型环的容设槽,以分别为O型环套设,又阀体具小颈部,此小颈部具穿孔,且利用阀体自杆部的贯穿孔的一侧置入,而自贯穿孔另一侧置入的阀帽相栓合。
所述贯穿孔与水道呈垂直状设置。
所述阀体的小颈部直径小于水龙头的水道直径。
所述阀体具外或内螺纹部,而阀帽则具内或外螺纹部。
所述阀体及阀帽所具有较大环围部的直径大于贯穿孔的内环围,而又小于贯穿孔的外环围,调整阀的阀体与阀帽互相结合,且呈隐藏状。
所述本体设贯穿孔,此贯穿孔为阀体伸设,所述阀体乃具穿孔及阀体两侧各为阀帽栓设,且阀帽迫紧垫片及O型环。
所述调整阀的小颈部可设有切边。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受O型环有无退化的影响,仍可保持应有的调节出水流量大、小功能的水龙头。
本发明的特点:
1、在水龙头的本体的杆部可设有贯穿孔,此贯穿孔与水道呈垂直状。
2、又设有调整阀,此调整阀包含阀体及阀帽,且此调整阀可设于贯穿孔中,具有改变水龙头流量,及保持最低出水量的功能。
如此,为使贵审查委员可充份了解本发明,兹依附图式解说如下:
图1习知的侧视图。
图2习知的出水口剖视图。
图3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侧视图。
图5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部份侧剖图。
图6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最大水流量剖视图。
图7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最小水流量剖视图。
图8本发明水龙头未设调整阀的剖视图。
图9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部份侧剖图。
图10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最大流量剖视图。
图11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最小流量剖视图。
图12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分解图。
图13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最大流量剖视图。
图14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最小流量剖视图。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的水龙头包含有本体1本体具有出水口10、开关11、杆部12,其中本体内具阀门13,由开关11操控一组启闭阀控制阀门13启开大、小(启闭阀因属习知故图中未明示)。另外在本体内自杆部至出水口乃具水道14。又在杆部可设有贯穿孔15,此贯穿孔15与水道14呈垂直状设置。
另外具有调整阀2,此调整阀的包含有阀体20及阀帽21。其中阀体与阀帽皆具O型环的容设槽200、210,以分别为O型环22、23套设,及阀体及阀帽分别具有手工具槽201、211,以方便利用手工具转动本调整阀2,而改变流量大、小。另外阀体具有小颈部202,此小颈部202具穿孔203,且其直径小于前述水道14的直径(如图6、7、10及11所示)。阀体具外螺纹部204,而阀帽则具内螺纹部214(如图6、7及8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益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承益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6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纤维加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的链霉菌菌株及其相关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