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墨容器和成象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0104847.3 | 申请日: | 200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269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1 |
发明(设计)人: | 伴丰;后藤达也;金森昭人;田泽文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祖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成象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成象设备如电照相复印机、打印机等和用于向成象设备供墨的供墨容器。这里,成象设备的典型实例包括通过电照相成象法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象的设备。电照相成象设备的实例包括电照相复印机、电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在成象设备如电照相复机机、打印机等中使用细粉状墨粉形式的显影剂。当成象设备主组件中的显影剂(墨粉)用完时,使用供墨容器将墨粉送入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中。由于墨粉是微小颗粒,正在供应的墨粉或留在供墨容器中的墨粉可能散布开来,从而污染操作者和设备周围的环境。
在供墨容器的排墨口被焊住的薄膜覆盖的情形中,用完的供墨容器不能事先再次密封。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已经有人提出可打开地密封排墨口的阀并已投入使用。
另一方面,用于接收墨粉的供墨装置的供墨口设有可打开地密封它的阀。这样,除了当供墨时以外,供墨装置被密封,固而可防止碎屑等异物进入,或者可防止供应错误的墨粉。
另外,还曾提出另一种方案,其中,它与上述供墨容器组合,因而可整体地打开和闭合,从而可防止在供墨工作中墨粉的散布,这种系统也已投入使用。
但是,上述系统存在下述问题。
墨粉可进入容器的阀和主组件的阀之间,从而墨粉可沉积在已经使用和卸下的供墨容器的阀的外表面上。特别是在供墨容器装在成象设备主组件中的系统中,当供墨容器在墨粉正在排放时取出供墨容器,上述问题尤为严重。
在这种情形中,大量墨粉留在供墨容器中,排墨口附近充满墨粉。在这种状态中,容器阀和主组件阀整体地楔牢以实现密封,因此,墨粉进入两个阀之间,使取出的供墨容器的阀的外表面及附近被墨粉污染。
另外,两阀间的墨粉更多地沉积和留在主组件阀内。因此,重复拆卸操作时,污染会逐渐增加。在检测墨粉不存在后,即,供墨容器基本用空之后取出供墨容器的情形中存在上述积累倾向。在重复供墨容器的更换几十次之后,竞争变得更为显著。
在一个实例中,供墨容器呈圆筒形,在其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相对较小的排墨口;供墨容器内部设有喂墨装置,其用于将墨送至排墨口。这种供墨容器沿圆筒形轴线方向插入成象设备,并在插入状态中使用。但是,排墨口相对较小,供墨装置的供墨口接收墨粉,以及从外面向其接近都很困难。在这种系统中,难于定期地除去供墨装置中积蓄的墨粉。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供墨容器和成象设备,其中,在供墨容器的阀上及其附近,墨粉沉积于容器的外表面。现在对照以下附图详述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在安装方向上从前侧看去的供墨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相反方向看去的供墨容器的立体图。
图3是倒置的供墨容器的立体图。
图4是供墨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供墨容器的纵剖图。
图6是容器的阀的一侧的展开图,表示它的驱动系统。
图7是表示手柄锁紧状态(被锁紧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手柄锁紧(松释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供墨容器的后侧视图。
图10的立体图表示供墨容器的驱动力传递件。
图11是供墨装置的前剖视图,其中阀处于闭合位置。
图12是供墨装置的前剖视图,其中阀处于打开位置。
图13是供墨装置的前剖视图,其中阀正在运动。
图14是图11所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图12所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图13所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一个相应于图16装置的比较实例的装置的前剖视图。
图18是一个相应于图13装置的比较实例的装置的前剖视图。
图19是未安装的供墨装置的前剖视图。
图20是容器的阀的正剖视图。
图21是沿与图20画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看去的剖视图。
图22是容器的阀(穿孔)的立体图。
图23是容器的阀的立体图。
图24是容器的阀的立体图。
图25是容器的阀的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26是容器的阀的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27是供墨装置的主组件阀部的立体图。
图28是电照相成象设备的纵剖图。
图29是电照相成象设备的立体图。
图30是手柄锁紧件的侧视图。
图31是手柄锁紧件的前视图。
图32是手柄锁紧件的底视图。
图33的前视图表示将供墨容器装在供墨装置上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4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话机的多功能键使用方法
- 下一篇:编辑装置和编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