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器无效
申请号: | 00104311.0 | 申请日: | 200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281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成彦;漆原笃彦;岩濑幸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A47L5/00 | 分类号: | A47L5/00;A47L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
作为以往的吸尘器,在如日本专利特开平10-117976号公报上揭示了这样一种技术:所述吸尘器可藉由吸尘器主机内的隔壁分割为内置风机的风机室和内置电源线收卷装置的电源线收藏室,在该主机的部分隔壁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具有高集尘能力的滤尘器。另外,通过所述具有高集尘能力的滤尘器,可以将自风机排出的、去除碳粉并滤净后的气体引导、流入电源线收藏室,由此对所述电源线收卷装置进行冷却。
然而,在上述特开平10-117976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并未对具有高集尘能力滤尘器的清扫或调换等的维修、保养给予充分的考虑。因此,上述公报记载的吸尘器仍存在这样的缺点:去除了自风机排出的碳粉的具有高集尘能力的滤尘器容易发生阻塞,随着吸尘器的使用,其通气阻力增加,吸尘器的吸尘效率下降。又,在上述特开平10-117976号公报所公开的图9及图10中公开了如下的要点:在所述风机室的上方设有盖子,卸下该盖子,即可抽出滤尘器进行调换。然而,由于在卸下滤尘器时,会导致风机室与外部直接连通,所以,该方法有使尘屑进入风机室内的危险。
又,上述技术存在这样的缺点:在取出滤尘器时,必须握持滤尘器的上端部而拔去,滤尘器的取出困难。
再有,上述技术还存在的缺点是:在取出滤尘器时,必须露出滤尘器的上端部,所以,该露出的上端部部分无法有效地作为滤尘器利用,易使滤尘器发生阻塞。
再有,由于在风机室上方设置盖子,则在该部分上不能配置控制装置等部件,该部分无法得以有效利用,且,导致吸尘器主机体积增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滤尘器清扫或调换等的维修、保养性能、且可防止异物等进入吸尘器主机内的吸尘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包括:藉由上部机壳、下部机壳及集尘箱盖组成外壳的吸尘器主机,收纳于该吸尘器主机内的风机,收纳于所述吸尘器主机内、用于收卷电源线的电源线收卷装置,和藉由前述的集尘箱盖覆盖其开口部的集尘室;在所述吸尘器主机的下方,在形成将前述风机的排出气体导向所述电源线收卷装置的通风道的同时,在该通风道上设置滤尘器,在前述下部机壳下方设置用于覆盖所述滤尘器的滤尘器罩。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吸尘器的纵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吸尘器的横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吸尘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4为滤尘器罩126的内侧面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关闭滤尘器罩126时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将滤尘器123及滤尘器固定架125安装于吸尘器主机301上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将滤尘器123及滤尘器固定架125从吸尘器主机301卸下时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将滤尘器罩126相对吸尘器主机301(下部机壳101)的底面部分,作直至大致垂直方向转动的状态图。
图9为下部机壳101的后侧立体图。
图10为下部机壳101的前侧立体图。
图11为电动机上罩111的前侧立体图。
图12为用电动机上罩111和电动机下罩110覆盖风机107时的前侧立体图。
图13为上部机壳102的内侧面立体图。
图14为吸尘器主机301的分解立体图。
图15为使吸尘器主机301的后侧向下而竖立时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16为吸尘器主机301的后侧外观立体图。
图17为吸尘器主机301的后侧外观立体图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8为使吸尘器主机301的后侧向下竖立时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19为表示从集尘箱盖103卸下防护垫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中,101为下部机壳,102为上部机壳,103为集尘箱盖,104为集尘箱,105为集尘室,107为风机,107a为风机部,107b为电动机部,108为电源线收卷装置,1110为电动机下罩,111为电动机上罩,116为开口部,17、118、119为隔音材料,117a为突出部,121为上部机壳内的通风道,122为下部机壳内的通风道,123为滤尘器,14为滤尘器收藏部,125为滤尘器固定架,126为滤尘器罩,150为肋条物,301为吸尘器主机。
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举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4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