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显示的S-整形电压的可选择钳位器无效
申请号: | 00104180.0 | 申请日: | 200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265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06 |
发明(设计)人: | W·特鲁斯卡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姆森许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3/16 | 分类号: | H04N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忠忠 |
地址: | 法国布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显示 整形 电压 可选择 钳位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转电路的动态钳位装置。
利用偏转电流以不同的水平扫描频率,电视接收机、计算机和监视器就能够在同样的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上可选择地显示图像信息。通常,在水平偏转电路输出级的水平偏转线圈中耦合一个S-电容器,以校正有关光束着屏误差的偏转,称为S校正。
控制水平偏转电路的一个行频同步信号,可能会受到水平期间的突变相位改变,该突变相位改变是在垂直消隐期间出现的。为了阻止未授权的该视频信号的视频记录,例如就故意地出现这样的突变相位改变。结果,就会暂时地增加在耦合到水平偏转电路输出级的电源的一个电感中所存储的能量。
这种增加的存储的能量是随后消失的。但是,不利的是,伴随着转向待机状态就会在水平偏转电路输出级中生产电流和电压上振铃。已经使用跨接在S电容上的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RCD)钳位器,通过迫使该水平偏转电路输出级操作于近似临界阻尼,来减少这样的振铃。
当显示根据一个广播标准所定义的电视信号的图像信息时,利用近似于16KHz的频率,也称为1fH频率的水平偏转电流,可能是更加经济的。而当显示高清晰度电视信号或者显示监视器数字信号时,水平偏转电流的频率可能等于或大于32KHz,称为2nfH。值n等于或大于1。
在能够按照不同的扫描频率操作的视频显示监视器的水平偏转输出级中,众所周知利用切换的S电容器就可以改变内电路S电容器的数量。这种S电容器的选择是根据所选择的水平偏转频率通过一个可选择开关来完成的。
在按照不同的水平扫描频率操作的TV接收机-监视器中,单一的RCD钳位器不能提供全范围的水平扫描频率所需要的阻尼。因此就希望提供全频率范围所需要的阻尼。
在实现一个创造性的特征过程中,利用切换的RCD钳位器改变内电路RCD钳位器的数量。这种RCD钳位器的选择是根据所选择的水平偏转频率通过一个可选择开关来完成的。
一种按多扫描水平频率操作的使用了创造性技术特征的水平显示偏转装置,包括:其输入信号与选择出的水平偏转频率有关的一个信号源;响应该输入信号并且耦合到水平偏转频率以及逆程电容的第一切换开关,该第一切换开关用于在该水平偏转线圈中产生所选择的水平偏转频率的一个水平偏转电流。该水平偏转线圈耦合到用于产生S整形电压的S整形电容,提供水平线性失真校正。一对钳位电路,用于在水平周期的一部分期间按照所选择的水平偏转频率来可选择地钳位该S整形电压;响应该输入信号并且耦合到该钳位电路的之一的第二切换开关,用于当所选择的水平偏转频率处于第一范围之内时选择这一个钳位电路,而当所选择的水平偏转频率处于第二范围之内时不选择这一个钳位电路。
在附图中:
唯一的图显示了利用了本发明的一个钳位器,该钳位器跨接耦合水平偏转电路输出级的一个切换S电容器的两端。
该图显示了具有多重扫描频率能力的电视接收机的水平偏转电路输出级101。使用稳压电源100为水平偏转电路输出级101产生电源电压B+。常规激励级103以可选择的水平扫描频率nfH响应输入信号107a。激励级103生产一个激励控制信号103a,控制输出级101的开关三极管104中的开关操作。举个例子,值n=1可以表示按照诸如广播标准的一个给定的标准的电视信号的水平频率。三极管104的集电极耦合到回扫变压器T0的初级线圈T0W1的端子T0A。三极管104的集电极还耦合到逆程电容器105。三极管104的集电极额外地耦合到水平偏转线圈LY,形成逆程谐振电路。三极管104的集电极还耦合到常规阻尼二极管108。线圈LY与线性电感器LIN和非切换正程或S电容器CS1串联。电容器CS1耦合在节点25和参考电位或地GND之间,这样节点25就插入在电感器LIN与S-电容器CS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姆森许可公司,未经汤姆森许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4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镀装置
- 下一篇:两种阳离子染料混合物在角蛋白纤维直接染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