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材连铸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00102899.5 | 申请日: | 2000-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266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尼克尔科·S·尼科洛夫斯基;哈罗德·R·考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BHP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材连铸 设备 | ||
1.一种金属带材连铸设备,它包括:一对平行的铸辊(16),在所述铸辊之间形成铸辊间隙(16A);金属输送部件(17,18,19),用以将熔化的金属送至铸辊(16)之间的铸辊间隙,形成熔化金属的铸池(30),所述铸池由铸辊间隙(16A)上方的铸辊的表面支撑;铸池限制部件(56),用以将熔化的金属限制在铸池(30)内,阻止它从铸辊间隙的端部流出;铸辊驱动装置(41),用以驱动两个铸辊反向转动,用以产生凝固的金属带材(20),并将所述带材从铸辊间隙(16A)向下传送;其中,至少一个铸辊被安置在一对可移动的铸辊支架(104)上,它允许所述铸辊整体地移近和远离另一个铸辊,有一对辊偏压装置(110),偏压装置作用于一个可移动的铸辊支架(104)上的一个铸辊,用以将该铸辊整体地偏压向另一个铸辊,其特征在于,每个偏压装置(110)包括一个与相应的铸辊支架(104)相连的推力传递构件(122),一个推力作用构件(121),压缩弹簧部件(112),该压缩弹簧部件在推力作用构件(121)上的弹簧作用面和推力传递构件(122)之间起作用,所述压缩弹簧部件向推力传递构件(122)和相应的铸辊支架(104)施加一个推力,推力作用部件定位装置(119)可操作地改变推力作用构件(121)的位置,及控制装置(151)用以控制所述定位装置(119)的操作,从而推力传递构件(122)的运动被转化为推力作用构件(121)的运动,因此,推力传递构件(122)的运动不能显著地影响压缩弹簧装置(112)所施加的偏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119)是一个压力流体操作装置,该装置在推力作用构件(121)和一个固定的构件(114)之间起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流体操作装置(119)由流体活塞和缸组件组成,该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的构件(114)相连,另一端或者形成推力作用构件(121),或者与推力作用构件(12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位置探测器(150),用以检测推力传递构件(122)的位置;一个用以操作流体压力装置的部件,从而探测器所检测到的运动被转化为推力作用构件(121)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连铸期间,压力流体操作装置(119)对推力作用构件(121)施加额外运动,使偏压力变化,补偿带材厚度的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带材厚度探测器,它产生一个表示带材厚度的信号,控制器(151)利用所述信号,操纵压力流体操作装置(119),对推力作用构件(121)施加额外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铸辊支架(104)包括用于每一铸辊的一对辊端支架构件(90),所述辊端支架构件(90)配置在各自铸辊端部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对辊端支架构件(90)具有辊颈轴承(100),所述轴承被安置在各自铸辊的端部,使铸辊围绕铸辊中心轴线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铸辊(16)和铸辊支架(104)被安置在一个铸辊组件(13)内,所述铸辊组件(13)作为一个整体被安置在连铸机上,且可从连铸机上被移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偏压装置(110)中的推力传递构件(122)可与各自的铸辊支架相分离,确保在不移走或不拆除偏压装置(110)的情况下,将铸辊组件(13)移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BHP钢铁有限公司,未经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BHP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28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