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前后密封圈轴向内压差调整构造的阀门无效
| 申请号: | 00102191.5 | 申请日: | 200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315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伟 |
| 主分类号: | F16K3/22 | 分类号: | F16K3/22;F16K3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前后 密封圈 轴向 内压差 调整 构造 阀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前后密封圈轴向内压差调整构造的阀门,尤其适合制造小型中、低压阀门。
931026741《密封圈位移式阀门》发明专利,巧妙绕开和回避了塑料零件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差,硬度、强度低的先天缺陷,使得全塑料制造的阀门,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密封可靠性,使用寿命,以及操作的灵活、方便性,在制造和使用上体现出的节能、节水、环保,以及综合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明显和巨大的优势。但是,由于阀体前密封圈位移的过水槽段结构特点,从制造工艺上讲,若阀体一次性注塑而成,前密封圈位移的过水槽段孔径,会小于后密封圈位移段的孔径,使得阀体内孔轴向内压前后不一致,阀芯始终都有向后密封圈方向自动位移的趋势,造成阀门闭合不可靠。在此种情况下,要使阀门闭合可靠,要么增加复杂的锁紧装置,要么平衡阀体内孔轴向内压差。增加复杂的锁紧装置不可取。平衡阀体内孔轴向内压差,在制造大、中型阀门时,其尺寸、空间大,阀体上前密封圈位移的过水槽段和后密封圈位移段,可分段制造,用螺栓连接。但在制造小型阀门时,由于受到尺寸、空间,以及重量的限制,特别是在做成水龙头时,还受到外观造型必须美观的苛刻要求,因此,阀体就必须一次性注塑而成。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前后密封圈轴向内压差调整构造的阀门。此种阀门的阀体不必分段注塑而成,阀体内孔里的前后密封圈轴向内压差,也能达到平衡。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阀体内孔的后密封圈位移段,同轴安装一个轴向内压差调整管。轴向内压差调整管的外圆,与阀体内孔配合;轴向内压差调整管内孔,与后密封圈外圆配合。这样,当改变轴向内压差调整管内孔孔径与阀体内孔过水槽段孔径的相对大小时,也就平衡或调整了前后密封圈轴向内压差的大小和方向。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当阀体注塑成一个整体时,不仅平衡和调整了前后密封圈轴向内压差的大小和方向,而且结构还简单,整体性强,外型美观,装配、制造的工艺性优良。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931026741发明之结构纵向剖面图。
图2是931026741发明之结构在A处横向剖面图。
图3是931026741发明之结构在B处横向剖面图。
图4是931026741发明之阀体内孔L段圆周展开圈。
图5是本发明之结构纵向剖面图。
参照图1:由于阀体1内孔的密封圈3和密封圈4位移段孔径不一致,导致密封圈3和密封圈4径向面积有差异,因此,密封圈3和密封圈4轴向就存在压差。本发明是在阀体1内孔密封圈4的位移段,同轴安装一轴向内压差调整管16(参照图5)。通过调整轴向内压差调整管16内孔孔径与阀体1内孔过水槽段孔径相对大小,从而达到平衡和调整阀芯2所受轴向压差大小和方向的目的。
同时,为了使阀体1内孔与轴向内压差调整管16外圆之间达到可靠的密封,在阀体1内孔与轴向内压差调整管16外圆之间,安装了一个或多个静密封圈17。
在图5所示的实例中,阀体1内孔的前密封圈3位移段孔径,与后密封圈4位移的轴向内压差调整管16内孔孔径一致,阀门闭合时,前密封圈3和后密封圈4轴向压力矢量和为零,此时,阀门既不会自动打开,开启阀门时也不会额外增加操作力。对小型阀门来讲,结构简洁、合理、整体性强,制造、装配工艺非常优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伟,未经游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21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