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可调装置进行高层建筑物纠倾及桥梁更换支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02045.5 | 申请日: | 200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262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9 |
发明(设计)人: | 阮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蔚文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E01D22/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瑾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装置 进行 高层 建筑物 桥梁 更换 支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对常用结构,如砖石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建筑物进行纠倾的方法,尤其是属于对现有高层建筑物纠倾和对桥梁更换支座的方法。
建筑物常因地基土壤原因、设计原因、施工和使用等原因造成倾斜,当倾斜超过7‰时就成为危房,需要纠倾方可继续使用。低层和多层建筑物的纠倾有掏土迫降法和顶升纠倾法两大类,已形成国家行业标准,但对于高层建筑物还缺乏有效的纠倾手段。就申请人所知,在1994年4月全国第三届建筑物增层改造研讨会《建筑增层改造论文集》里发表的《100米高烟囱纠倾加固》采用了掏土迫降与堆载迫降纠倾技术,该烟囱基底有1.9米厚高压缩性软土层,烟囱基础埋深4米,自重2600吨,在高层建筑物中,遇有软土层时,都采用桩基,且基础埋深达建筑物总高度1/12以上,建筑本身重量大,单柱荷载常达数万KN,因此无法采用掏土迫降法和堆载纠倾法,至于顶升法纠倾所需设备按行业标准需建筑物荷载1.5倍,一根荷载数万KN的柱子需用额定荷载300KN至500KN千斤顶数十台,因此高层建筑物难采用顶升法纠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力的建筑物迫降方法,在建筑物框架柱、剪力墙和筒体底部设置工作支座,作为纠倾时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临时支座,每一个工作支座中间都装一个斜面可调装置使支座上面的巨大荷载转化为推动斜面可调装置中间楔形滑块下滑的动力,变重物迫降为推动滑块顺斜面下滑,因此仅用额定荷载300KN和500KN常用千斤顶就可以使荷载以万KN计的框架柱,剪力墙、筒体下降达到预定纠倾目的。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需纠倾的高层建筑物框架柱、剪力墙筒体底部设置若干个工作支座,工作支座在纠倾过程中代替原结构承受上部建筑全部荷载,每个工作支座都由上固定支座、下固定支座和中间斜面可调装置组成。
斜面可调装置包括上滑块、下滑块、中间楔形滑块,并有由拉杆、千斤顶、垫块、横梁、横梁支座、传力架组成的推移中楔形滑块的推力系统。可用图3、图4装法,也可用图5装法,视柱体、墙体周围空间条件决定。
在框架柱上固定支座之间设联系梁,使框架柱在纠倾过程中平面位置稳定,在剪力墙和筒体上固定支座之间设置连梁加固墙体以利纠倾时切断墙体。
工作流程是:1、制作工作支座,2、在工作支座能承受上部建筑全部荷载时切断斜面可调装置之间的框架柱、剪力墙、筒体;3、用千斤顶推动斜面可调装置的中间楔形滑块使其顺下滑块的斜面下滑,降低斜面可调支座高度,使框架柱、剪力墙、筒体下降。当每次推动距离满千斤顶一个顶程时,回缩千斤顶,在千斤顶后面装上垫块,再用千斤顶推动中间楔形滑块前进如此循环操作达到纠倾目标时停止。4、按设计要求联接切断部分框架柱,剪力墙筒体,5、等联接体达到设计强度之后拆除工作支座,恢复建筑物原貌。
斜面可调装置的滑块制作材料可用焊接钢板、铸钢、铸铁、合金钢焊接钢板外壳内装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视荷载大小选定。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在高层建筑基面以上操作,因此不受地基土壤影响不受埋置深度影响,桩基状况影响,因此可广泛使用于高层倾斜建筑物的纠倾。(2)本发明将重物的迫降转换成推动斜面可调装置中的中间楔形滑块在斜面上下滑可省力95%以上,因此使重物的迫降轻而易举,(3)本发明简化了纠倾方法,经测算仅需建设投资10%-20%即可完成高层建筑物纠倾作业。(4)在纠倾全过程建筑物均坐落在坚实的支座之上,整个纠倾过程安全平稳,可不影响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5)一般情况中间楔形滑块每滑移1毫米,仅迫降0.2毫米,因此纠倾精度高,可达0.2毫米。(6)当大桥梁端梁底离桥台台面净高少于千斤顶高度时,可采用斜面可调装置更换大桥支座,比其他方法节省投资50%。
图1为高层建筑纠倾总体原理图
图2为大型桥梁更换支座原理图
图3为单侧装斜面可调装置原理图
图4为图3俯视图
图5为双侧装斜面可调装置原理图
图6为单侧装斜面可调装置上紧原理图
图7为图6俯视图
1原建筑框架柱 10柱体 2原建筑剪力墙、筒体 20筒体 3上固定支座 4斜面可调装置 41上滑块 42中间楔形滑块 43下滑块 44拉杆 45千斤顶 46垫块 47横梁 48横梁支座 49传力架 5下固定支座 50需更换的支座 6原建筑物基础 7连梁 8联系梁
下面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蔚文,未经阮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2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风挡玻璃压制成型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老年性痴呆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