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苯乙烯间规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00100715.7 | 申请日: | 200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07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王东;柳忠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F12/08 | 分类号: | C08F12/08;C08F4/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苯乙烯 聚合 催化剂 体系 及其 制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及其制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间聚苯乙烯(sPS)催化剂体系。
按照苯乙烯聚合物中侧链苯对链骨架的空间取向,聚苯乙烯(PS)可分为三种不同立体构型:无规、全同、和间规。无规聚苯乙烯(a-PS)中,侧链无规取向;全同聚苯乙烯(i-PS)中,侧链取向一致:间规聚苯乙烯(s-PS)中,侧链对称地间隔分布于分子骨架的两边。由于s-PS的特殊空间定向构型,使其与传统的PS系列产品在性能上截然不同。其主要特征是熔点高(272.5℃),比i-PS高40℃,相当于a-PS的3倍。此外它还具有结晶性,这种结晶性s-PS构成了全新的PS工程塑料系列,它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化学腐蚀、耐水、耐蒸汽和耐溶剂性。此外s-PS材料的流动性能较好,适用于常规方法加工,如注塑、挤塑;且成型产品稳定性好等优点。
随着茂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对非茂体系催化剂的研究也越来越活跃。从中国专利CN10498449A公开的"具有限定几何构型的加成聚合催化剂,其制备方法的母体,使用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新型聚合物"及J.Am.Chem.Soc.,1996,118,1045报道的"Pr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nantiomerically Pure,C2-Symmetric,Single-Component Ziegle-Natta α-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可看出金属茂化合物有以下缺点:催化剂的制备复杂、在茂环上引入取代基的修饰反应较为困难,在催化剂的合成反应中要用到易燃的丁基锂试剂,使得反应的合成难度较大,而且产率较低,仅为20~35%。
本发明克服了已有技术中合成难度大且产率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合成方法简单,产率高的用于苯乙烯间规聚合的催化剂体系。
本发明的苯乙烯间规聚合催化剂体系是由钛、锆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其中主催化剂的结构式为
[R13CCOCR2R3COCR43]nMX4-n
其中:
M为Ti,Zr过渡金属:
R1,R4为甲基或苯基:R2,R3为氢,烷基,烷氧基,芳烷基,茚基或取代的茚基:
X为Cl-或烷氧基:
n是1,2,3,4。
上述助催化剂为甲基铝氧烷(MAO)、乙基铝氧烷(EAO)、异丁基铝氧烷(iBAO)或三烷基铝。在实际应用中,MAO是最有效的助催化剂,其分子可能具有两种结构,线式和环式,式中n为4-20。
另外,本发明也可采用具有路易斯酸性的硼系列化合物作为助催化剂,通常包括B(C6F5)3,Ph3C+B(C6F5)-4,(C6F5)2BH或B3(2-C6F5-C6F4)。其它可能的烷基铝包括C3-C6烷基铝化合物,如三叔丁基铝、三异戊基铝等。
本发明主催化剂的制备按下列步骤顺序进行:
一.配体的合成
1.将0.1mol的碱(如NaH,NaOH/TBAB,K2CO3/TBAB,LDA,叔丁醇钾,四丁基氟化铵TBAF,或四乙基氟化铵TEAF)及0.1mol的β-二酮,于0~200℃下搅拌反应0.5~8小时(最佳反应温度为25℃,最佳反应时间为0.5至1小时),得到β-二酮的负离子盐。
2.向上述负离子盐溶液中加入0.1mol卤代烷烃或卤代芳烃(如苄基溴,正丁基溴,或茚基溴),再于0~200℃下搅拌反应0.5~36小时(最佳反应温度为80℃,最佳反应时间为4~8小时)。
3.淬灭反应,经萃取后减压蒸馏或采用柱层析分离得到取代的β-二酮配体产品。
二.催化剂金属络合物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0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