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环境下仪表热保护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439961.7 申请日: 2022-04-25
公开(公告)号: CN114877548B 公开(公告)日: 2023-01-20
发明(设计)人: 陈菲;张玉峰;董文怡;董双双;叶存李;董金捷 申请(专利权)人: 大庆高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4T10/40 分类号: F24T10/40;F28D15/02;F28F1/40;G01D11/00
代理公司: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代理人: 唐凤丽
地址: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环境下仪表热保护装置,包括:地埋热管以及保温箱;地埋热管的冷凝段从保温箱底部插入保温箱内部,地埋热管的蒸发段埋于地下;地埋热管的绝热段外部套设有保温套管,地埋热管绝热段与保温套管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内部为真空;保温箱内部具有相变储能机构;地埋热管的内部充有低沸点工质。本发明能够解决仪表在低温环境下出现仪表精度低、误差大甚至损坏仪表的问题。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低温 环境 仪表 保护装置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高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庆高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21043996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地热换热的超长重力热管连接结构-202321320788.5
  • 孙玲珑;张心勇;李秀海;张旭临;左稷 - 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
  • 2023-05-29 - 2023-10-20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热换热的超长重力热管连接结构,包括重力热管本体,所述重力热管本体一端的外壁设置有卡接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重力热管本体的一端与另一重力热管本体对接,然后将连接套通过卡接组件套接在重力热管本体一端的外壁,然后滑动定位套,使定位套的一端套接在连接套的外壁,并通过连接组件将两个定位套对接,即可达到稳固定位套位置的作用,从而使定位套达到稳固连接套位置的作用,以完成重力热管本体的对接工作,不仅在将重力热管本体对接时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可有效提升重力热管本体对接处的稳定,避免对重力热管本体对接处的密封性造成影响。
  • 利用热超导技术开采干热岩地热的取热系统及使用方法-202310781831.6
  • 潘荣锟;张坛;晁江坤;路长;贾海林;王健 - 河南理工大学
  • 2023-06-29 - 2023-09-01 - F24T10/4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热超导技术开采干热岩地热的取热系统,包括采热装置、导热装置、储热装置及驱动电路,每个储热装置均通过导热装置与采热装置连接,采热装置位于地热井内,储热装置位于地表且其外表面设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分别与导热装置、储热装置电气连接,导热装置包括承载机架、缓存罐、换热管、封堵翅板、导热介质、超声波振荡机构、调压泵、换热器、换热腔。其使用方法包括系统预制和换热作业等两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热传递效率、降低传递过程中的热能损耗,同时降低设备运行能耗及物资损耗,并极大的降低了设备运行、维护成本和难度;另一方面可有效杜传统设备运行中的设备缺陷,极大的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和运行连续性。
  • 一种多能互补热管储能式地源井-202222969597.3
  • 张华北;周飞;陈炯先;李微;乔晟;张静选 - 江苏盛世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1-08 - 2023-07-18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能互补热管储能式地源井,设置在土壤内的冷量储藏箱和热量储藏箱;其中冷量储藏箱位于热量储藏箱的下方;冷量储藏箱通过若干个热管式换热管与所述热量储藏箱连接;其中热量储藏箱内设有第一换热器;冷量储藏箱内设有第二换热器;其中第一、二辅助冷源水出口管均穿过热量储藏箱与第一换热器连接;其中热源水出、入口管分别与热量储藏箱连接;冷源水出、入口管分别与冷量储藏箱连接;第一、二辅助热源水出口管均与第二换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设计了两个储能箱,配合热管式换热管,可以将地热能自发地吸收、储藏能量。机组设备可直接使用冷热箱内及土壤中储藏的能量,节省能耗。
  • 一种岩土热虹吸管换热器-202122823024.5
  • 宋伟;郑昌金;屈琪;任渊 - 北方工业大学
  • 2021-11-18 - 2023-04-11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岩土热虹吸管换热器,涉及岩土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岩土热虹吸管主体、水套出口、水套主体、冷凝段翅片、水套入口、接头、保温材料、蒸发段翅片。岩土热虹吸管主体管材为PE管,水套主体在岩土热虹吸管换热器冷凝段处设置,并在水套内部设置水流通道,增强换热。岩土热虹吸管换热器埋于地下,管内介质在蒸发段吸收土壤热量后汽化,在压差作用下输送到冷凝段,冷凝段内管壁处凝结放热给水套中流动的循环水,凝结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到蒸发段,如此循环反复。岩土热虹吸管换热器的换热方式由常规的温差传热变为相变传热,大大增强了岩土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解决了岩土热虹吸管换热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 一种闭环热管式井下换热器-202222601194.3
  • 戴传山;刘东喜;雷海燕;缪永慧;赵福艳 - 天津大学
  • 2022-09-30 - 2023-03-28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闭环热管式井下换热器,创新处在于地上循环水进水管的圆周管壁上嵌有若干闭环热管,每个闭环热管的一部分在地上循环水进水管与地上循环水出水管形成的循环水主流空间内,另一部分在换热器地热水上升套管与地上循环水外侧进水管形成的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利用闭环热管将地热水和地上循环水的换热,通过闭环热管内的流体循环相变,在原来仅在近壁面换热的基础上,增加了通过闭环热管实现主流空间流体的换热。再增大换热面积的同时,利用工质的相变传质过程完成了热量交换,有效增加了地上循环水和地热水之间的换热量,进而提高了系统的取热功率,且在取热过程中,完全没有地热水流出井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取热不取水”。
  • 一种综合能源站调节装置-202222759778.3
  • 吴祥平;刘小兰 - 深圳市海川电网有限公司
  • 2022-10-20 - 2023-03-21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能源领域,具体为一种综合能源站调节装置,包括热管;热管的外壁安装有多个调节管,调节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隔板,隔板远离热管的一侧外壁中部安装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垫板,垫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套管的内部,热管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热管内受热膨胀的流体在向热管的内壁施加压力时,隔板受流体施压推动向调节管的内侧移动,并将压力转移至弹簧吸收和缓冲,待流体沸腾蒸发后回到地面时,降低的压力使弹簧推动隔板复位,循环过程中能够缓解热管内部所受压力,且能够即时的随热管内部压力变化来进行活动以降低热管所受压力。
  • 闭环热管式强化换热系统-202211205920.8
  • 戴传山;刘东喜;雷海燕;缪永慧;赵福艳 - 天津大学
  • 2022-09-30 - 2023-03-14 - F24T10/40
  • 本发明涉及一种闭环热管式强化换热系统,在地热井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循环水端、闭环热管换热器端和地热水端。循环水端的循环水通过闭环热管换热器端与地热水端的地热水实现热量交换后,为地面用户端供热;地热水与循环水在闭环热管换热器端完成热量交换后从闭环热管换热器端流出,流经地热井壁返回地下含水层。本发明创新闭环热管换热器结构,改变了传统井下换热器在管壁间对流换热过程,通过闭环热管内的流体循环相变,在原来仅在近壁面换热的基础上,增加了通过闭环热管实现主流空间流体的换热,闭环热管内传热工质突破了循环水管管壁两侧的冷、热边界层,大幅度降低换热热阻,实现重力作用下的自然循环强化换热过程,可大幅度提高取热功率。
  • 基于气液相变传热的热害矿井进风巷热能提取与利用系统-202211374420.7
  • 李孜军;钟凯琪;徐宇;文诗怡;李蓉蓉;陈寅 - 中南大学
  • 2022-11-04 - 2023-02-03 - F24T10/4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液相变传热的热害矿井进风巷热能提取与利用系统,包括蒸发段提热系统、冷凝段散热系统和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蒸发段提热系统包括布设在高温进风巷内的蒸发器组件,蒸发器组件的进口端与储液罐的出液口连接,冷凝段散热系统包括设置在回风巷中的冷凝器,蒸发器组件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的进口端连接,冷凝器的出口端与储液罐的进液口连接,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包括两个温差发电片。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管道将高温进风巷内设置蒸发段提热系统和冷凝段散热系统进行连接,再在冷凝段散热系统两侧设置温差发电片的方式,能有效将进风巷的热能进行提取,降低进风巷的温度,实现对热害矿井内废弃热能的利用。
  • 一种开采干热岩地热的重力热管地下换热系统及施工方法-202011517061.7
  • 于海龙;刘丽;吴曙程;黄刘洋;孙运兰;朱宝忠 - 常州大学
  • 2020-12-21 - 2022-11-04 - F24T10/4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采干热岩地热的换热水管重力热管地下换热系统及施工方法,换热系统包括人工热储、重力采热装置和换热装置,人工热储置于地下,用于吸收并存储地下岩石中的热量;所述重力采集装置包括重力热管,所述重力热管由置于地下的人工热储向地上延伸,所述重力热管内流通有换热流体介质,换热装置用于将重力采热装置内的热量传递出去,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水管,所述换热水管缠绕在所述冷凝段外,所述换热水管内的水在冷凝段吸收所述换热流体介质内的热量。该换热系统采用流体自身重力实现循环吸热放热,并将热量上传,使地下数千米的热量输送至地上利用。
  • 一种深部矿井具有相变材料的环路热管地热开采系统-202210582532.5
  • 王雪丽;杜研;张鹏举;刘浪;唐叶 - 西安科技大学
  • 2022-05-26 - 2022-09-16 - F24T10/4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矿井具有相变材料的环路热管地热开采系统,属于地热开采技术领域。该深部矿井具有相变材料的环路热管地热开采系统包括:多个环路热管均埋设在采空区内,各环路热管的管壁内均设有用于填充相变材料的密闭空腔,且环路热管内填充有用于流通的自润湿流体;分水器上设有进水端口和多个出水端口,多个出水端口均通过一个液相管路连通环路热管的一端。本发明的深部矿井具有相变材料的环路热管地热开采系统能够有效地将深部矿床开采时面临高地热诱发的深井热害问题有效缓解,井下工人作业的过程中只需要通入自然风即可,不必通入冷风,并且将地热导出地面被人们有效利用,不仅绿色环保,而且节约能源,值得大力推广。
  • 一种深部矿井内预埋采热管的地热开采系统-202210581562.4
  • 王雪丽;杜研;张鹏举;刘浪;唐叶;姬长发 - 西安科技大学
  • 2022-05-26 - 2022-08-30 - F24T10/4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矿井内预埋采热管的地热开采系统,属于地热开采技术领域。该深部矿井内预埋采热管的地热开采系统包括:埋设于采空区内的采热单元和送热单元,采热单元包括采热管、第一管路和换热器,所述采热管的侧壁内设有空腔,空腔填充有相变材料,采热管的首尾分别连通第一管路的两端,且采热管与第一管路构成的通路内填充有自润湿流体。本深部矿井内预埋采热管的地热开采系统能够在解决深井热害问题,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的同时,充分利用地热条件,使得地热资源能够通过热泵机组为人们取热,整个取热过程环保、高效,极大降低了矿井内由热害引起的危险性,保障了工人健康,还节约了能源,适合于长期使用。
  • 一种利用工质相变吸热的深井换热热泵系统-202111155230.1
  • 彭磊;陈高凯 - 万江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2021-09-29 - 2022-01-04 - F24T10/4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工质相变吸热的深井换热热泵系统,包括地埋管,所述地埋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管组件和外管,所述内管组件包括有内管管道,所述内管管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管,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空腔管道,所述地埋管的外部设置有岩石层,所述岩石层与地埋管之间设置有回填层,所述内管管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缩机,所述地埋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膨胀阀,膨胀阀与压缩机通过冷凝器固定连接。该利用工质相变吸热的深井换热热泵系统,通过在空腔内部设置有以R134a的循环工质,根据R134a蒸发温度低的特点,能够利用其汽化潜热所吸收的热量,提高循环工质的吸热量,能够有效提高热泵系统的效率。
  • 一种增强型超长重力热管地热开发系统-202111114527.3
  • 蒋方明;李志斌;黄文博;陈娟雯;岑继文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2021-09-23 - 2021-12-31 - F24T10/4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型超长重力热管地热开发系统,涉及地热能开发领域,本系统通过将高热导率物质和相变材料形成的高热导率相变复合材料填入具有足够裂隙或者孔隙的地下岩体中,提高地下岩体的热导率,形成地下强化换热系统,地下强化换热系统能够快速的将离热管远处热量传递至热管蒸发段进行换热,增大了热管的采热范围,提高了采热率,同时利用相变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相变为液体,能够完全与地下岩体及热管外壁进行接触,不存在接触热阻。其次,在热管绝热段采用热管内保温管、绝热段真空管、以及热管外保温物质进行保温处理,减少了热量的损失,提高了系统的热产出。
  • 一种深层地热取热热管-202120334811.0
  • 闫广;李会朴;吴旭劲;张雄洲;赵伟重;臧海龙 - 闫广
  • 2021-02-05 - 2021-12-31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层地热取热热管,其包括热管外管体,所述热管外管体内部为真空状态,所述热管外管体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管体、中管体和下管体,所述上管体位于地表上端,所述中管体和下管体埋设于地表下端,所述下管体内装设导热液;以及内管体,所述内管体装设于所述外管体内,所述内管体固定装设于所述中管和下管体之间。所述内管体为百叶开孔管,所述百叶开孔管包括管本体,所述管本体为上下开口的通管,所述管本体的侧壁均匀环设多组百叶开孔和分别与所述百叶开孔对应的百叶开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层地热取热热管,不仅保证了热管在大温差下液态导热液的回流,使热管能够稳定运行,而且保证良好的导热效率。
  • 热管式中深层热能利用系统-202121059263.1
  • 贾珍;傅纵;胡立蛟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5-18 - 2021-12-07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管式中深层热能利用系统,包括:密封真空金属管,所述密封真空金属管内部为蒸发气体通道,所述蒸发气体通道内设置有换热介质水;毛细结构材料芯网,所述毛细结构材料芯网的内侧壁与所述密封真空金属管的外侧壁接触;冷端换热管,所述冷端换热管的外侧壁与所述密封真空金属管的顶部的毛细结构材料芯网的外侧壁接触,所述冷端换热管内设置有介质冷水。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地热能的品质,热管换热器中水分通过吸收深层地热能蒸发后,气体靠浮力向上运动,通过保温层后进入地面的冷端换热管的末端,和外循环水系统换热后供建筑采暖及供冷使用。
  • 一种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202010395644.0
  • 周尚生 - 河北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5-12 - 2021-11-12 - F24T10/4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地热能利用技术领域,本方案通过传导板将浅层地下的热量传递到相变热传递箱内,热传递介质内的沙子快速吸收热量,并持续对水进行加热,并随着热量增加,弹性囊球受热膨胀致使热动子克服弹性细绳的拉力上升并与热定子相互接触,从而将热能传输给热存储介质,可以实现通过将热交换槽的内壁仿制成与荷叶表面相似,使得其具有超疏水性,从而减少热交换槽内壁附着沙粒和水的可能性,通过使用水和沙2:1混合制作热传递介质,既能提高热传递介质的储热温度,也能减少存储的热量大量散失的可能性,在热动子上下移动传递热量过程中可以将沙搅散,提高其温度传递给水的效率。
  • 一种煤矸石降温阻燃热能利用装置-202120637452.6
  • 李异;张永波;柴丽霞;陈俊兴;李昊旻;杨臻;吕浩 - 山西宏鼎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3-30 - 2021-11-02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矸石降温阻燃热能利用装置,属于煤矸石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埋设在煤矸石山内的多个换热管,换热管主要由第一介质管段、第二介质管组、隔热管段和散热管段构成,散热管段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上安装有封闭阀,散热管段上还安装有环形换热水箱,环形换热水箱套装在散热管段的外部,散热管段上还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固定在散热管段上,环形换热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隔热管段上安装有隔热层,第二介质管组主要由多个第二介质管段串联连接构成,每个第二介质管段内均安装有介质储集器,介质储集器用于收集部分介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分层换热,换热降温效果好,并充分利用热能。
  • 一种带自循环的热管式中深层地热开发装置-202022978985.9
  • 曹龙;种蕊;张秋姬;艾腾飞;周向民;任矿;张瑾;胡波 - 西安联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0-12-08 - 2021-10-01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自循环的热管式中深层地热开发装置,包括冷凝换热器,还包括装有换热介质的地下热管,地下热管底端封闭,地下热管的顶端通过井口机构分别与地热进气口和地热出水口相连;井口机构包括连接主管,连接主管的顶端与地热进气口相连通,连接主管的底端与地下热管的顶端相连通;连接主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抽气接口,抽气接口与真空抽气泵相连调控地下热管内的真空度;连接主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回流接口,回流接口与地热出水口相连回流冷凝后的换热介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地下换热器取热过程,依靠热管中换热介质的相变,自动循环进行,无需设置循环泵,降低中深层地热利用系统运行功耗,进一步提升项目经济效益。
  • 一种地埋热管的均流装置-202021155989.0
  • 韩元红;薛宇泽;张廷会;陶鹏飞 -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 2020-06-21 - 2021-06-15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地埋热管的均流装置,包括地埋热管、弧形导流片,地埋热管包括弯管与直管,弧形导流片设置在弯管上,直管表面被保温层包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对弧形导流片的合理设置,将流动均匀的流体输送至地下的直管或自直管输送至地表,并根据地埋热管不同位置的流速分布特点,合理布置保温层,改进了现有技术地埋热管散热损失大、换热效率差的问题,可以提高地埋热管的换热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无效浪费,具有节能环保的技术效果,可大范围推广使用。
  • 一种深层地热取热地热系统及热管-202110163173.5
  • 闫广;李会朴;吴旭劲;张雄洲;赵伟重;臧海龙 - 闫广
  • 2021-02-05 - 2021-05-07 - F24T10/4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层地热取热地热系统及热管,一种深层地热取热地热系统其包括热管机构,所述热管机构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冷凝放热段、两相流动段和积液蒸发吸热段。一种用于深层地热取热地热系统的热管,包括热管外管体,所述热管外管体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管体、中管体和下管体,所述上管体位于地表上端,所述上管体用于形成冷凝放热段,所述中管体和下管体埋设于地表下端,所述中管体和下管体构成所述两相流动段,所述下管体内装设导热液,装设所述导热液的下管体形成积液蒸发吸热段;以及内管体,所述内管体为百叶开孔结构。不仅保证了热管在大温差下液态导热液的回流,使热管能够稳定运行,而且保证良好的导热效率。
  • 一种生态修复用动力散热及热能利用装置-202021544003.9
  • 李异 - 山西宏鼎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7-30 - 2021-04-06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用动力散热及热能利用装置,属于矸石山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埋设在矸石山内的多个第一换热组件和多个第二换热组件,第一换热组件和多个第二换热组件的导热插管插装在矸石山内,导热插管的顶部还设置有密封盖,导热插管内灌装有导热介质,导热插管内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上安装有重力阻挡片,导热插管上部盘绕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冷水管和热水管,冷水管和热水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之间还设置有测温管,测温管内安装有热电偶,导热插管的内壁和外壁上还设置有隔热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面,能够对矸石山进行降温避免自燃,还能够利用热能。
  • 一种煤矸石山降温换热管组件-202021544026.X
  • 李异 - 山西宏鼎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7-30 - 2021-03-16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矸石山降温换热管组件,属于矸石山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导热插管和导热介质,所述导热插管的顶部还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导热插管内灌装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插管上大下小,且上部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螺旋翅片,所述导热插管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矸石山进行换热降温,降温效果好。
  • 一种煤矸石山换热控温装置-202021544027.4
  • 李异 - 山西宏鼎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7-30 - 2021-03-16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矸石山换热控温装置,属于矸石山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导热插管的顶部还设置有密封盖,导热插管内灌装有导热介质,导热插管上大下小,且上部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螺旋翅片,换热管盘绕在螺旋翅片之间,导热插管的底部圆周上还设置有多个竖向导热翅片,换热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冷水管、热水管与冷水箱、热水箱相连接,冷水管和热水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冷水管上安装有循环泵,导热插管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矸石山进行换热降温,降温效果好。
  • 一种煤矸石山生态修复及热能综合利用装置-202021545459.7
  • 李异 - 山西宏鼎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7-30 - 2021-03-16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矸石山生态修复及热能综合利用装置,属于矸石山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埋设在矸石山内的多个第一换热组件和多个第二换热组件,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结构相同,其导热插管插装在矸石山内,导热插管的顶部还设置有密封盖,导热插管上部盘绕有换热管,导热插管内灌装有导热介质,换热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冷水管、热水管与冷水箱、热水箱相连接,冷水管和热水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冷水管上安装有循环泵,导热插管的一侧还设置有测温管,测温管内安装有热电偶,导热插管上还内壁和外壁上还设置有隔热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面,能够对矸石山进行降温避免自燃,还能够利用热能。
  • 一种地热能交换装置-202021171435.X
  • 叶松;翁士桢 - 浙江百盛通号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2020-06-22 - 2021-03-05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热能交换装置,属于地热能交换技术领域。该地热能交换装置包括第一交换主体和第二交换主体,所述第一交换主体包括壳体、转动叶、发电机、集热箱、进气管、回流管和换热箱,所述转动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二交换主体包括连接筒、集热板、连接板、水泵和导管,所述连接筒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换热箱,所述集热板设置于所述连接筒内部,所述水泵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顶部,所述导管连通换热箱、连接筒和水泵,通过集热箱有效的采集了地面热量,通过连接筒有效的采集了高温蒸汽和空气中的热能,提升了采集效果,通过两种不同的采集方式,有效的采集了地热能,提高了采集效率。
  • 一种无干扰地热孔套管防渗水密封装置-202020978243.3
  • 李建峰 - 陕西四季春清洁热源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6-02 - 2021-02-26 - F24T10/40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干扰地热孔套管防渗水密封装置,外套管上端通过连接盘与圆台连接,圆台上侧通过螺栓与连接管连接;外套管内部距离相等开有凹槽,凹槽内部卡接有密封涨紧圈,外套管底侧密封涨紧圈外侧设置有三角凸起;外套管内部卡接有热管,热管与密封涨紧圈紧密贴合;热管上端卡接在卡槽中,卡槽底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橡胶套管。本实用新型中外套管上端通过连接盘与圆台连接,圆台上侧通过螺栓与连接管连接,可以将底部热源输送到外部系统;通过热管上端卡接在卡槽中,卡槽底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橡胶套管,提高连接的密封性,防止出现渗水;通过外套管底侧密封涨紧圈外侧设置有三角凸起,防止外侧地热水进入到间隙中。
  • 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及装置-202010992571.3
  • 崔春玲;王裕;张凯;田瑞军;季新伟;王慧芳;杜英杰;张哲;王达志 - 山西元森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9-21 - 2020-12-18 - F24T10/4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及装置,通过矸石山余热利用装置将煤矸石中释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水的热能;包括:S1、余热采集,将护筒的下端设置在待回收余热的矸石山中,导热管中的介质受热蒸发并带走热量;S2、热交换,导热管的放热端与储热水箱连接,导热管中介质蒸汽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热量,对储热水箱中的液体进行升温,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护筒、导热管、储热水箱和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无线温度检测仪和水温测量仪,温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测导热管和储热水箱的温度,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数据;本发明可以释放煤矸石山内部储存的热能并加以利用,本发明涉及热能利用技术领域。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