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沉积多功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9108744.5 | 申请日: | 1999-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20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郭忠诚;杨显万;孙振武;翟大诚;朱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D3/56 | 分类号: | C25D3/56;C25D15/00 |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旃习涵,程韵波 |
| 地址: | 65004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电沉积法在金属材料或机械零部件表面电沉积一种镍钨-磷或镍-钨-硼基耐磨、耐蚀或耐磨、减磨或耐磨、抗高温氧化的复合材料。其技术特征包括镀液的组成、配方、电沉积过程的工艺条件工艺流程是镀前处理→复合电沉积→镀后处理。除所得材料性能优良外,工艺过程具有热处理温度范围广、电流效率高、设备投资省、无污染等优点。该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烟草、纺织、核能、磷化工、石油及化工以及冶金等各工业部门。 | ||
| 搜索关键词: | 沉积 多功能 金属 复合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电沉积多功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多功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电镀液组成和将此复合材料电沉积在金属零部件表面的工艺条件以及对电沉积后的复合镀层进行热处理的工艺条件,电镀液组成包括电镀物质的组成和用量、固体微粒及添加剂,电镀工艺条件包括镀液的PH值、阴极电流密度、电积温度、时间、搅拌方式、阴极材料的选择以及固体微粒的粒度,对复合镀层进行热处理工艺条件包括温度和保温时间,其特征是:1)电镀液组成和用量:氯化镍30-50g/L、钨酸钠50-100g/L、乙二胺70-120g/L,酒石酸钾钠20-50g/L、硼氢化钾1-5g/L;2)不溶性固体微粒的种类及用量:不溶性固体微粒A是氧化锆、碳化铬、氮化硅中的一种或两种,其用量为50-90g/L,不溶性固体微粒B是二硫化钼、氟化石墨、聚四氟乙稀中的一种或两种,其用量为15-50g/L;3)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添加剂C是硝酸镧、硫酸铈、氯化铈、其用量为0.5~1.5g/L,添加剂D是氧化镧、氧化钇、氧化铈,其用量为3-15g/L,添加C和D中的一种或两种;4)电沉积过程控制PH值为10.0~13.5;5)对复合镀层进行热处理的保温时间是2-3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910874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