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水二次电池的含碳电极材料、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98804818.3 | 申请日: | 1998-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52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心一郎;井本浩;东秀人;妹尾直;世界孝二;永峰政幸;小丸笃雄;园部直弘;增子二朗;石川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以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适用于无水溶剂型二次电池的含碳电极,可提高电池活性物质例如锂的掺杂和反掺杂容量,由含碳材料构成,该含碳材料具有:用丁醇置换法测量为≤1.46g/cm3的真密度;用氦置换法测量为≥1.7g/cm3的真密度;用元素分析测量为≤0.15的氢-碳原子比H/C;用氮吸附BET方法测量为≤50m2/g的BET比表面积。含碳材料通过在低压或通入不活泼气体流的情况下、在1000-1400℃碳化源于禾本科竹属的、具体为苦竹属或Bambusa属的有机材料而形成合适的多孔结构。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水 二次 电池 电极 材料 制造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无水二次电池的含碳电极材料,其中包含一种含碳材料,该含碳材料具有:用丁醇置换法测量为≤1.46g/cm3的真密度;用氦置换法测量为≥1.7g/cm3的真密度;用元素分析测量为≤0.15的氢-碳原子比H/C;用氮吸附BET方法测量为≤50m2/g的BET比表面积;以及≥10ml/g的二氧化碳吸附容量,且该含碳材料通过碳化源于禾本科竹属的有机材料而获得,该源于禾本科竹属的有机材料包含至少一种源于苦竹属和Bambusa属的有机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880481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钴酸锂的中位径和振实密度的方法
- 下一篇:聚酰亚胺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