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流离散吸收分离吸收塔无效
申请号: | 98103452.7 | 申请日: | 199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733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6-09 |
发明(设计)人: | 高根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北京市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旋流离散吸收分离方法与吸收塔属于化学反应工程领域,涉及旋流离心离散吸收分离技术。它包括壳体中的分离腔体、传动装置、转子、落料斗,其特征在于,在分离腔内有与电机相连的针轮7,在壳体中部腔体内有衬体11,在针轮7后有与针轮7同轴的锤体12,在针轮7前、轴承箱2外同轴安置有导流筒5,在离心吸收分离腔尾部有锥台17。本发明用于废气净化或化工合成,具有更好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流离 吸收 分离 吸收塔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废气吸收净化、物质合成的旋流离散吸收分离塔,它有一套位于壳体进气端部的传动装置、一个与传动装置连接的转子,壳体中部为离心吸收分离腔腔体,壳体下部是与离心吸收分离腔腔体连通的落料斗[13],其特征在于,(1)在离心吸收分离腔内靠进气口[1]一侧悬挂或撑着一个由线材环周挂苗并均匀密集排列组合在轮毂上的针轮[7],它通过轴[4]或/和伸入壳体内的轴承箱[2]与电机[3]直接或间接相连,(2)在壳体中部离心吸收分离腔腔体内固定着一套衬体[11],它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衬体[11]是直筒状或变截面筒状,衬体[11]与针轮[7]保持同轴,衬体[11]主要段与离心吸收分离腔外壁之间有一定的空隙,衬体[11]与进气腔的连接位置前导于针轮[7]的盘面,衬体[11]的尾端与净气排出口的入口以一定的径向间距相对应,衬体[11]由杆件或者板条固定在壳体上,它是以下结构形式之一:a、用同一种型式分段留有空缺,b、用同一种型式多层同心安置,c、用不同型式分段组合,d、用不同型式分段组合并留有空缺,c、用局部可以拆换的结构,(3)在离心吸收分离腔内针轮[7]之后固定着一个与针轮[7]同轴的轴对称锤体[12],它由杆件或条、板固定在外围构件上,(4)在针轮[7]之前、轴承箱[2]之外、与轴[4]同轴安置有直筒状或锥台状导流筒[5],导流筒[5]首端与壳体连接,其尾端伸至距针轮辐针盘面很小的距离,有一块环板[6]连接导流筒[5]与轴承箱[2]的尾部,(5)在离心吸收分离腔尾部,腔体、衬体[11]、排气管道呈或近似呈与离心场协调的轴对称状,在落料斗[13]与离心吸收分离腔衔接处安置有呈轴对称状或整体上呈轴对称状、局部有缺口的边界整形锥台[1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810345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加二氧化碳回收的净化方法
- 下一篇:脱硫剂可再生的脱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