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铃报警器无效
| 申请号: | 97206499.0 | 申请日: | 1997-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892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26 |
| 发明(设计)人: | 费力行;费菊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浙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3/10 | 分类号: | G08B3/10;G08B13/08 |
| 代理公司: | 嘉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家丰 |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门铃报警器,一种家用的兼作门铃的电子报警装置,包括门铃信号产生部件12,功放部件9,报警信号产生部件10,由磁控开关1、可控硅2、反相器3、三极管电子开关5组成的信号检测部件4和一个密码控制部件。可以兼作门铃和电子报警器用。采用两个按钮输入密码的方法解除报警,并具有错码自锁和用户可自编密码的性能。 | ||
| 搜索关键词: | 门铃 报警器 | ||
【主权项】:
1、一种门铃报警器,包括由门铃按钮(15)、音乐集成块(13)组成的门铃信号产生部件(12),由复合管放大器(8)、升压变压器(7)和压电蜂鸣器(6)组成的功放部件(9),由超低频振荡器(14)、音频振荡器(11)组成的报警信号产生部件(10),门铃信号产生部件(12)的输出端接到功放部件(9)的输入端,报警信号产生部件(10)的输出端与功放部件(9)的输入端相连,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由磁控开关(1)、可控硅(2)、反相器(3)、三极管电子开关(5)组成的信号检测部件(4)和由十进位计数分频集成块(18)、编码器(25)和与非门控制器(21)组成的密码控制部件,报警信号产生部件(10)的电源端通过信号检测部件中的三极管电子开关(5)与电源相连,密码控制部件的输出端通过一隔离二极管(D1)接到一个输出三极管(T2)的基极,此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信号检测部件中的可控硅(2)的控制极相连,并通过一隔离二极管(D3)与反相器(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编码器(25)包括两组编码开关(SW1、SW2),两个输入按钮(S1、S2)及由二个三极管(T14、T15)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24),所述的两组编码开关(SW1、SW2)内各个开关中相对应的各对开关上端并联后通过隔离二极管(D5、D6、D7、D8)分别接到十进位计数分频集成块(18)的前四级计数输出端,(Q0、Q1、Q2Q3),编码开关SW1、SW2内各个开关的下端各自并联后分别接到双稳态触发器(24)中两个三极管(T14、T15)的接电源端,两个输入按钮(S1、S2)的上端分别与双稳态触发器(24)的两三极管(T14、T15)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的与非门控制器(21)包括二个与非门(IC1、IC2)、可控硅(19)和复位按钮(S3),其中一个与非门(IC1)的输出端接到十进位计数分频集成块(18)的触发端(CLK),它的一个输入端与信号检测部件(4)中的可控硅(2)的阴极相连,它的另一个输入端与两输入按钮(S1、S2)的下端相连,另一个与非门(IC2)的两个输入端同时与两输入按钮(S1、S2)的下端相连,它的输出端接到可控硅(19)的控制极,可控硅(19)的阴极接十进位计数分频集成块(18)的复位端,复位按钮(S3)接在十进位计数分频集成块(18)的复位端和电源正极之间,十进位计数分频集成块(18)的第五级计数输出端(Q4)为密码控制部件的输出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浙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浙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720649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