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带浇铸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97125495.8 | 申请日: | 1997-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7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J·福尔德;保罗·卡萨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BHP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双辊式连铸方法,通过一个细长的浇注水口,熔融金属被注入到一对激冷浇铸辊之间,以在浇注辊之间的辊缝之上形成浇注熔池。旋转浇铸辊以使浇铸成的固态带坯从辊缝向下移动。浇注水口包括向上开口且带有侧壁、底板和底部出口的长槽。一对向上竖起的隔墙从底板上砌筑起来,从而围成内槽通道,以接收注入的熔融金属液流。隔墙防止注入的金属液流直接流到出口。$#!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浇铸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浇铸金属带的方法,包括:通过位于浇铸辊(16)之间的辊缝(69)上方并沿辊缝(69)延伸的细长金属浇注水口(19)将熔融金属注入一对激冷浇铸辊(16)之间,从而形成依托于辊缝之上的熔融金属浇注熔池(68),且该熔融金属浇注熔池在辊缝端部由熔池的端部堰板(56)而被限定;旋转浇铸辊,以使浇铸成的凝固带坯(20)向下移动,而离开辊缝(69);其特征在于,金属浇注水口(19)包括一个向上开口的长槽(61),长槽(61)带有沿辊缝(69)的纵向延伸的底板(63)和侧壁(62),以接收熔融金属,长槽(61)的纵向侧壁(62)设置有侧出口(64),熔融金属通过侧出口(64)从长槽中流出;长槽底板(63)设置有向上砌筑的靠近侧出口(64)的液流隔墙(84),熔融金属向下注入到所述液流隔墙(84)之间的槽(61)中,撞击到长槽底板(63)上,并向外对着隔墙(84)流动,然后越过隔墙到达侧出口(6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BHP钢铁有限公司,未经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BHP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712549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