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非接触式智能卡无效
| 申请号: | 96223146.0 | 申请日: | 1996-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615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汝笠;石振勇;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K19/067 | 分类号: | G06K19/06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毓秋 |
| 地址: | 20008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非接触式智能卡。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二部分组成,各包含多个集成芯片并封装成便于携带的形式。其发射器是将压缩的信息存入其单片机,能向接收器发送红外脉冲数据。且接收接收器发来的数据存入单片机。接收器将计算机网络串行口输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后向发射器发送红外脉冲数据,且接收由发射器发送来的数据处理后送至计算机网络。实现一系列实时交互式指令操行。适用作专业群体信息系统的基础部件。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接触 智能卡 | ||
【主权项】:
1.一种红外非接触式智能卡,由发射器(1)和接收器(2)二部分组成,各包含多个集成电路芯片并封装成便于携带的形式。其特征在于:a.所说的发射器(1)简单的做成薄型长方体,其外部含有操作键(111),发光二极管(107)发射口和光敏二极管(108)接收口;其内部封装有电源(101),稳压电路(102),发光二极管(107)及其驱动电路(106),由AT89C2051芯片为主的单片机(103),由晶振(1051)结合单片机组成时钟电路(105),由GAL20V8芯片和二块分频74Hc4040芯片(1041)、(1101)为主的编码电路(104)和解码电路(110),光敏二极管(108)及其由LT1319芯片为主的红外接收滤波放大电路(109);b.所说的发射器(1)是将压缩的信息如图像、文字、数据存入单片机(103),经编码电路(104))变成脉冲信号,再经驱动电路(106)驱动发光二极管(107)向接收器(2)发送数据;发射器通过其光敏二极管(108)接收由接收器(2)发送过来的红外脉冲数据,经过滤波放大电路(109)变成电信号,再由解码电路(110)解码,并输入单片机(103),实现一系列的交互式指令操作;所说的编码电路(104)和解码电路(110)是在时钟电路(105)协同下工作;c.所说的接收器(2)做成简单的薄型长方体,其外部显露光敏二极管(203)接收口、发光二极管(210)发射口及电平转换电路(207)至计算机的插口(211);其内部封装有电源(201),稳压电路(202),光敏二极管(203)其及由LT1319芯片为主的红外接收滤波放大电路(204),由晶振(2061)及74LS00芯片(2062)为主的时钟电路(206),由GAL20V8芯片及二块分频74HC4040芯片(2051)、(2081)为主的编码电路(205)及解码电路(208),发光二极管(210)及其驱动电路(209),以及由MAX202芯片为主的电平转换电路(207);d.所说的接收器(2)的电平转换电路(207)将计算机串行口输来的RS232电平变换为TTL电平,将计算机串行口送来的信息经编码电路(208)变成脉冲信号,经驱动电路(209)驱动发光二极管(201)向发射器(1)发送数据;接收器(2)通过其光敏二极管(203)接收由发射器(1)发送过来的红外脉冲数据,经过滤波放大电路(204)变成电信号,再由解码电路(205)解码,并通过电平转换电路(207)将TTL电平转变为RS232电平,通过串行口送到计算机,实现一系列交互式指令操作;所说的编码电路(208)和解码电路(205)在时钟电路(206)协同下工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622314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传导光束和注射药液的注射针头
- 下一篇:振动式洗涤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