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静电电路的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14100.X | 申请日: | 199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44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4-16 |
| 发明(设计)人: | 郑在宽;朴根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电子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弋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抗静电电路的薄膜晶体管包括形成于硅衬底上的阱;形成于阱内、用于电极间的电隔离的绝缘层;及分别位于绝缘层间的各低浓度杂质扩散区;形成于一个低浓度杂质扩散区中的第一高浓度杂质扩散区;形成于另一低浓度杂质扩散区中的第二高浓度杂质扩散区;形成于绝缘层和低浓度杂质扩散层上的层间绝缘层;及形成于低浓度杂质扩散区和层间绝缘层上的金属栅极。上述第一高浓度杂质扩散区和第二高浓度杂质扩散区中至少一个从有源区的外边缘向内与有源区重叠。 |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 电路 薄膜晶体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抗静电电路的晶体管,包括:形成于硅衬底上的阱;形成于所述阱内、用于电极间电隔离的绝缘层;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层间的多个低浓度杂质扩散区;形成于一个低浓度杂质扩散区中的第一高浓度杂质扩散区;形成于另一低浓度杂质扩散区中的第二高浓度杂质扩散区;形成于所述绝缘层和所述低浓度杂质扩散层上的层间绝缘层;形成于所述低浓度杂质扩散区和所述层间绝缘层上的金属栅极;其中,上述第一高浓度杂质扩散区和第二高浓度杂质扩散区中至少一个从有源区的外边缘向内与有源区重叠0.1μm或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电子产业株式会社,未经现代电子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611410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写读音中文输入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屏蔽基元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