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代聚乙炔气体分离膜的紫外接枝的改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03930.X | 申请日: | 1995-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97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06 |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栋;许观藩;邱雪鹏;徐纪平;闻久绵;张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D71/70 | 分类号: | B01D71/70;C08F28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取代聚乙炔气体分离膜的紫外接枝的改性方法。$本发明涉及具有下列链结构的取代聚乙炔高分子膜材料的紫外辐照接枝共聚改性$其中R1为C1~C4烷基,R2为Si(CH3)2或(CH2)n(n=0~2),R3和R4为C1~C6烷基,R5为C1~C12烷基,m≥100。用这一方法可使这类膜的气体分离系数大为提高,如αo2/N2,可以从1.3~1.5增到〉4,同时气透稳定性明显改善。$用来接枝共聚的单体,包括气态或液态的烯烃类和含氧、氮和卤素的单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膜周围的温度为-50℃~50℃,单体气(或汽)的分压为1×102~2×105Pa,反应时间为10min~36h。 |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乙炔 气体 分离 紫外 接枝 改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取代聚乙炔气体分离膜的紫外接枝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聚三甲硅基丙炔(PTMSP),用于改性的膜是以下列方法制得的:将浓度为2%~3%PTMSP的甲苯溶液在玻璃板上流延成膜,经过一周的缓慢干燥后,在真空下干燥24h,紫外辐照接枝聚合在石英管中进行,将装有上述膜的石英管抽真空,在惰性环境中与要接枝的单体一起,紫外辐照10min~36h,随辐照时间的增长,透氧系数(Po2)有所降低,膜的氧氮分离系数(αO2/N2)渐渐上升,膜周围的温度为-50~50℃,所用单体为烯烃及含氧、氮和卤素的单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当所有的单体为液态时,膜周围单体的浓度受该温度下单体的饱和蒸汽压控制;在单体为气态时,直接控制气体的分压,单体气压范围为1×102~2×105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510393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