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手驱动前轮折叠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93116977.1 | 申请日: | 1993-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97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05 |
| 发明(设计)人: | 白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桦 |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M1/14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承满 |
| 地址: |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轮驱动自行车,尤其是微型手驱动前轮折叠自行车。它由车架、前叉、脚踏、鞍座、前轮、后轮、传动装置、制动安全装置、后衣架、车梯、折叠装置、拖斗组成。它结构紧凑,采用同步齿形带手摇前轮驱动,不需润滑,清洁省力,维护简单,体型较小轻便,成本低,节省材料,行走、停放占地面积小;鞍座距地面不大于0.4米,因而重心较低,骑坐平稳舒适安全,实用面较广,克服了28″、26″车各种弊端,而车速完全可与其相比。全车大部分可折叠,可将拖斗变成手提箱使全车装入箱中,旅游携带、存放特别方便。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驱动 前轮 折叠 自行车 | ||
【主权项】:
1、微型手驱动前轮折叠自行车,它包括由前后两段组成的车架(1)、前叉(2)、脚踏(3)、鞍座(4)、前轮(5)、后轮(6)、传动装置(7)、制动安全装置(8)、后衣架(9)、车梯(10)、折叠装置(11)、拖斗(12),其特征在于:车架(1)为双轨构架式,前段包括有前斜梁(13)、前管(14)、平管(15)、连接管(16),两根前斜梁(13)与连接管(16)构成三角框架,三角框架顶部与前管(14)连接,两根前斜梁(13)的端头分别成钝角与两根平管(15)相连接;后段包括有双管平叉(17)、双管后斜梁(18)、双管立叉(19)、两块连接板(20),双管平叉(17)上前部设有两对耳片(21),在耳片(21)后面的双管平叉(17)上成钝角连接有双管后斜梁(18),在双管后斜梁(18)的另一端的端头后下部成锐角连接有双管立叉(19),通过两块连接板(20)使双管立叉(19)与双管平叉(17)成锐角相连接,构成两个三角框架,在双管后斜梁(18)、双管平叉(17)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管(22),两块连接板(20)分别套在后轮轴(90)左右两端上并固定,在双管后斜梁(18)后面的双管平叉(17)上设有一对角片(87),角片(87)上连接有挡泥板(88),并通过连接杆(89)与后轮轴(90)连接固定;车架(1)前后两段是通过后段双管平叉(17)的前端插入或拔出前段的两个平管(15),并用蝶形螺母(23)拧上或拧下来实现连接或折叠;前叉(2)包括立管(24)、侧管(25)、横管(26)、连接板(27),立管(24)插入车架(1)前段的前管(14)内,立管(24)与横管(26)中部上面连接,横管(26)中部下方设有角片(28),角片(28)上连接有挡泥板(29),并通过连接杆(30)与前轮轴(32)连接固定,横管(26)两端头设有堵盖(31),横管(26)两端下部分别成钝角连接有两根侧管(25),两根侧管(25)分别成钝角与两块连接板(27)相连,两块连接板(27)固定在前轮轴(32)左右两端上,在前管(14)处设有上下挡(33)、上下轴碗(34),上挡(33)的上面设有前灯架(35),前灯架(35)上设有盖形螺母(36),上下轴碗(34)内设有滚珠(37);脚踏(3)在前轮(5)前下方左右各设一个,它包括有支臂(38)、脚踏轴(39)、脚踏板(40)、橡胶踏板(41)、限动螺栓(42),支臂(38)一端与前轮轴(32)螺接,脚踏轴(39)设在支臂(38)另一端的端部脚踏轴(39)上设有脚踏板(40),脚踏板(40)上设有橡胶踏板(41),脚踏板(40)、橡胶踏板(41)、脚踏轴(39)可向前轮(5)内侧折叠,支臂(38)的一端设有限动螺栓(42)并固定在前叉连接板(27)上;鞍座(4)由座盆(43)、座垫(44)组成,座盆(43)设在双管平叉(17)两对耳片(21)上,并用蝶形螺母(45)连接或拆下,座盆(43)上设有座垫(44);前轮(5)为16″驱动轮,后轮(6)为14″,并设有加粗辐条(46);传动装置(7)为手驱动前轮,它包括有双管斜撑杆(47)、双管上轴支柱(48)、上轴(49)、上轴套管(50)、手柄(51)、同步齿形带(52)、大齿形带轮(53)、小飞轮(54)、左右带盒(55),双管斜撑杆(47)一端与前叉横管(26)两端上部分别成锐角相连,另一端与上轴套管(50)下部设有的一对耳片(56)通过螺栓分别相连,耳片(56)上设有长圆孔(57),双管上轴支柱(48)一端与上轴套管(50)下部设有的一对耳片(56)通过螺栓分别相连,另一端分别套在前轮轴(32)左右两端并固定,上轴套管(50)通过其下部的一对耳片(56)支撑在由双管斜撑杆(47)、双管上轴支柱(48)、前叉侧管(25)组成的双轨三角架上,上轴套管(50)内设有上轴(49),上轴(49)左右分别设有轴碗(58)、滚珠(59);手柄(51)左右各设一个,它包括有曲柄(60)、手柄轴(61)、手柄套(62)、轴挡(63)、轴碗(64)、滚珠(65)、盖形螺母(66),两曲柄(60)一端分别与上轴(49)左右两端活接,折叠时可取下,两曲柄(60)另一端与左右手柄轴(61)相连,两手柄轴(61)外分别为手柄套(62),手柄轴(61)与手柄套(62)间分别设有轴碗(58)、滚珠(65)、轴挡(63),轴挡(63)外设有盖形螺母(66),上轴(49)上左右两手柄(51)之间设有大齿形带轮(53),大齿形带轮(53)上设有同步齿形带(52),同步齿形带(52)通过设在前轮轴(32)上的小飞轮(54)返回至大齿形带轮(53),并自身闭合;小飞轮(54)包括有小齿形带轮(67)、棘轮(68)、棘爪(69)、棘爪壳(70)、丝挡(71)、滚珠(72),小齿形带轮(67)左侧设有棘轮(68),棘轮(68)两侧设有滚珠(72)、丝挡(71),棘轮(68)内设有棘爪(69),棘爪(69)内设有棘爪壳(70),同步齿形带(52)、大齿形带轮(53)、小飞轮(54)封闭在左右两半带盒(55)中;制动安全装置(8)包括有钳形闸(73)、钢索(74)、闸把(75)、车铃(76),闸把(75)、车铃(76)分别装在车架前斜梁(13)的左右管上,钳形闸(73)固定在后轮(6)斜上方的双管立叉(19)间的连接板(77)上;后衣架(9)包括有压紧件(78)、扭簧(79)、支架(80),支架(80)与双管后斜梁(18)间的连接管(22)上设有的一对耳片(81)相连接固定,下部固定在双管平叉(17)后端的连接板(20)上,支架(80)的后部设有尾灯架(82);车梯(10)包括有弹簧(83)、摇臂(84)、支柱(85)、卡箍(86),用卡箍(86)将车梯(10)固定在后斜梁(18)与后轮(6)之间的双管平叉(17)左管上;拖斗(12)为手提箱式,它包括箱体(91)、箱盖(92)、把手(93)、连接件(94)、牵引杆(95)、蝶形螺母(96)、铰链(97)、小走轮(98)、大走轮(99)、三角加强筋(100),箱体(91)上设有两扇箱盖(92),箱体(91)底中部设有一个小走轮(98),后部设有两个大走轮(99),箱体(91)与箱盖(92)的两侧面通过铰链(97)连接,两扇箱盖(92)打开时箱体(91)的前后壁通过连接件(94)与箱盖(92)连接,构成带围墙的拖斗,在箱体(91)左右侧的上部各有3个三角加强筋(100),支承打开后的两扇箱盖(92),在两扇箱盖(92)闭合处各一侧的中部设有把手(93),箱体(91)的前部对称设有两个牵引杆(95),两个牵引杆(95)与后轮轴(90)用蝶形螺母(96)连接或拆下,两扇箱盖(92)闭合后成为手提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桦,未经白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311697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汽提循环法尿素生产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细胞培养插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