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富锰渣及氯化锰-氯化铵体系生产电解金属锰的工艺及专用电极无效
| 申请号: | 91110533.6 | 申请日: | 1991-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75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其昕;陈安;张碧泉;卢兆忠;郑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C1/10 | 分类号: | C25C1/10;C22B3/10;C25C7/02;//C22B4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富锰渣、盐酸及氯化铵为原料经浸取、净化、电解等生产电解金属锰的工艺方法。由于采取分次加酸的浸取工艺使得无凝胶出现,浸取率提高。并采用了完善的氯化锰-氯化铵体系的电解工艺以及专用电极的采用,都使得制出的电解金属锰外观光亮质量好,其纯度达99.7%以上。在工业化生产上开拓了富锰渣的深加工途径。 | ||
| 搜索关键词: | 富锰渣 氯化 氯化铵 体系 生产 电解 金属锰 工艺 专用 电极 | ||
【主权项】:
1、一种经浸取净化处理和电解工艺生产电解金属锰的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采用富锰渣或者与富锰渣成份相当的物料作原料,1.1所述的浸取处理工艺为:初始浸取时采用盐酸与水作浸取液,当有从阳极室排出的电解残液时,以盐酸和阳极电解残液作浸取液,并以定时分次的方式加入所需的盐酸,具体为:1.1.2初始浸取时,向富锰渣粉料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以2~3%的量加入硫酸,边搅拌边加热至60~90℃,定时分次(每次间隔5~20分钟)或者视富锰渣粉料量多少确定定时分次加入1.5~4.0M(不包括4.0M)的盐酸,使盐酸总量达到理论量的130~250%,反应平稳后加入氯化铵适量使氯化铵含量达110~140克/升,1.1.3当有阳极电解残液排出时,应根据阳极残液中盐酸含量的情况确定盐酸的补加量,然后定时分次或者视富锰渣粉料量多少确定定时分次向热的浸有富锰渣粉料的阳极残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待反应平稳定后视氯化铵含量添加适量的氯化铵,1.2所述的净化处理工艺是:向上述浸取液中加入含MnO2大于60%的氧化锰矿粉适量或加入其它适用的氧化剂,再加入液氨或氨水调节溶液PH=5~6,随后过滤得粗滤液,加热至80~90℃加入适量的(NH4)2S或Na2S或H2S,进而搅拌当温度降低至60℃以下以2~4毫升/升的量加入5%的SDD溶液或乙硫氮,经静置后过滤得精制电解净化液,1.3所述的电解工艺是将含有氯化锰、氯化铵的精制电解净化液作为电解液送入具有阳极与阴极的隔膜电解槽中的阴极室中,于一定的电解条件下进行电解制电解金属锰,1.3.1所说的电解液包括初始电解槽液与补充电解液两种,其中:初始电解槽液的组成为Mn33~44克/升、氯化铵110~140克/升、硒0.01~0.06克/升,补充入阴极室的补充电解液的组成为Mn44~55克/升,氯化铵与硒同初始电解槽液、阴极室液PH=5~6,阳极室溶液中盐酸浓度在电解稳定状态时0.5~1.0M,1.3.2所说的电解条件是:槽电压3.2~4.5伏,阴极电流密度600~1000A/m2,阳极电流密度600~1500A/m2,阴极室液PH=5~6,并根据锰的消耗量不断的向电解槽阴极室补加补充电解液,电解周期24~36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111053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泡坐便器垫圈及加工工艺
- 下一篇:马面鲀废皮制明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