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体外复位固定支具无效
申请号: | 90208949.8 | 申请日: | 199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2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15 |
发明(设计)人: | 宫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F5/02 | 分类号: | A61F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卫生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萍 |
地址: | 30021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临床上应用的医疗器具。它是由腰背纵柱(15)、侧前柱(16)、前柱(17)及弹性钢带(14)(14′)等部分组成。该支具结构合理,工艺简单、重量轻、易于X射线检查。使用该支具不仅解决了椎体前方压缩骨折的复位,而且也解决了椎体侧方压缩骨折的复位及固定,使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生活自理,活动自如,减少病人痛苦,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体外 复位 固定 | ||
【主权项】:
1、一种可调节体外复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腰背纵柱(15)、侧前柱(16)、前柱(17)及弹性连接钢带(14、14′)组成,所述的腰背纵柱(15)包括合金铝条(1)(2)、顶板(3),其中合金铝条连接成“#”状,顶板(3)两端设有按扣,围绕腰背纵柱加以选择固定,并可沿纵柱上下移动,合金铝条(1)的两端设有螺栓(1′),所述的侧前柱包括侧胸壁板(4)、髂骨翼板(5)、螺旋撑杆(6)、带孔槽型金属片(8)、轴(7),其中,带孔槽型金属片(8)固定在髂骨翼板(5)上,螺旋撑杆(6)一端用铆钉固定在侧胸壁板(4)上,另一端呈方柱形,中间钻有孔,轴(7)穿过该孔与髂骨翼板上的带孔槽形金属片(8)上的孔连接,在侧胸壁板(4)、髂骨翼板(5)的两端设有螺栓(4′)(5′),所述的前柱(17)包括胸骨柄板(10)、耻骨板(12)及铝条纵柄(11),在两板的中间分别向上,向下各连接铝条纵柄(11),该纵柄上设有可供选择的滑动螺孔(11a)和螺栓(11b),用元宝螺丝将二者固定在一起,胸骨柄板(10)、耻骨板(12)的两端分别设有扣卡(13),所述的弹性连接钢带(1414′),其中钢带(14)一端有滑动螺孔,另一端与钢带(14′)的两端均设有2-3个普通螺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未经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020894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