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能引起生物效应的搪瓷板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5100830 | 申请日: | 1985-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830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10 |
| 发明(设计)人: | 芍文彬;谷荣华;李山宝;吴绍尧;卫廷发;谭宏;刘伟;黄文;凡贵升;屈超蜀;周继福;陈煦;诸宝莲;陈忠应;高后虎;代济康;杨大旗;杨玉清;樊玉宽;岳清泉;关崇学;陈烈军;杨敬礼;刘佳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硅酸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3D5/00 | 分类号: | C23D5/00;C03C8/02;A01C1/00;A61N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四川省重庆***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是关于搪瓷板的制造工艺方法。采用本发明的配方及工艺条件,能在制品上形成特定的粗糙的颗粒状表面,并能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出辐射线。该辐射线能引起或促进生物效应。本发明的工艺特征是当制品还处于高温状态时,即刻进行喷搪,并且喷搪所用的釉浆中含有特定的磨加物。本发明的制品可制成专用的辐射器,用于治疗人、畜疾病以及农业上的种子处理和育秧。 | ||
| 搜索关键词: | 引起 生物 效应 搪瓷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搪瓷制品多次涂搪烧成工艺,在制品第一次涂搪烧成出炉后,本发明的特征是以后的每一次喷搪都是在制品正处于高温(100)-600℃)时进行,在喷搪所用的面釉釉浆中,每100份重的釉块的磨加物包含有重量比为1-3的氧化钴、2-10的氧化铁、1-4的氧化铬、3-7的氧化锆、2-6的氧化同、2-6的氧化锰、2-5的氧化镍、0.5-3的碳酸钠、0.5-1.5的碳酸镁、1-4的氧化锑、1-4的钼酸钡、0.5-3的氧化钛、1-4的氧化钒、1-4的硒化镉、3-8的硫化铁,或者包含有重量比为3-5的铱黑色素、3-5的普通黑色素、1-3的钴蓝色素、1-3的浅蓝色素、4-5的硫化铁、10-20的钒钛磁铁矿、1-3的氧化铁、1-3的氧化钴、2-4的磷酸钙、1-2的硼砂、1-2的纯硷、0.5-1的氧化铬、1-1.5的硒化镉、1-1.5的氧钨,或者包含有重量比为5-7的铱黑色素、5-7的普通黑色素、1-3的钴蓝色素、1-2的浅蓝色素、4-6的硫铁矿、4-6的氧化锆、3-5的氧化铁、1-3的氧化锰、1.5-2的硒化镉、0.5-2的氧化钨、1-2的氧化铋、1-2的钼酸钡、1-2的硫化锑、1-2的氧化钴、1-3的氧化镍、1-3的氧化镀、0.5-2的氧化钒、1-2的纯硷、1-2的硼砂等,通过一次或者二、三次喷搪烧成后,成为表面粗糙的有直径为0.1-0.5mm的颗粒状凸起的搪瓷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硅酸盐研究所,未经重庆市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51008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码速调整减小抖动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单体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