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神经网络的双模共存光子晶体纳米束腔逆向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0033.9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1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田慧平;苟子幸;韩哲;聂潼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光子晶体纳米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双模共存纳米束腔的逆向设计方法。本发明实现了根据目标透射谱对双模共存纳米束腔的结构设计:设计分为训练逆向神经网络模型和调用逆向模型进行结构设计两个阶段。首先训练阶段,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获取用于训练的数据;之后通过建立结构为输入、透射谱为输出的全连接正向网络;把该正向网络与一个透射谱为输入、结构为输出的网络进行拼接训练逆向网络。逆向网络训练好后,第二阶段则可以把满足双模特征的目标透射谱作为逆向模型的输入,从而快速得到双模光子晶体纳米束腔的结构参数。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器件设计中,由于高维空间搜索范围大导致的设计复杂度高问题,提高了结构设计的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神经网络 双模 共存 光子 晶体 纳米 逆向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150003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