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人机智能识别的弧垂建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9948.7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7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涛;汪宏春;杨少春;韩清江;汪以文;焦剑;彭德富;刘云飞;李凯;单长孝;余刚;陈晨;李运;陈建社;裴明慧;胡立;刘秀敏;李延军;赵瑞旺;刘国强;张鹏程;吴明春;徐鹏飞;陈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17 | 分类号: | G06V20/17;G06V10/82;G06N3/04;G06N3/08;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智能识别的弧垂建模方法及系统,属于无人机的3D建模技术领域。所述弧垂建模方法包括:构建用于表示数据图像和对应的交点在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的第一虚拟数据集以及用于表示数据图像和对应的交点在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的第二虚拟数据集;采用第一虚拟数据集训练预设的第一神经网络,采用第二虚拟数据集训练第二神经网络;获取多张无人机拍摄的图片;将获取的图片分别输入第一神经网络中以得到对应的平面坐标。该弧垂建模方法及系统通过同时采用两个神经网络对无人机拍摄的图片进行识别,相较于传统的距离计算方式而言,能够不依赖无人机拍摄设备的图像精度,提高了弧垂建模方法的应用范围,节约了设备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人机 智能 识别 建模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141994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