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52532.6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高瀚君;李昕;吴琼;吴绍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工件残余应力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包括热时效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所述热时效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数据线、加热管、热电偶、工作台、外罩等,所述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底座、导轨、磁铁块、顶部支撑装置、三个三脚架以及四个相机等,将热变形视觉识别技术与工件的蠕变实验及仿真技术相结合,以视觉识别的热变形轮廓为基准,将工件的热时效前的残余应力场分布作为设计变量,通过优化迭代计算,使仿真计算得到的热时效过程各时刻的工件轮廓逐渐接近实测值,并将使仿真与实测误差最小的应力演变序列,作为最终的残余应力场测试结果,从而实现对工件表面和内部残余应力场的全面评估。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轮廓 残余 应力 测量 装置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075253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