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避免人体触电的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3348.2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0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鸿顺电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66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人体触电的电连接器;第一插片或第二插片的正面(背面)、两个侧面的前端被固定在不导电的绝缘外壳中起防触电保护作用,第一插片或第二插片的背面(正面)作为导通面起传输电流作用;当儿童在玩撒的时候不小心把硬币、钥匙或其他金属材料等塞入到本实用新型的插槽中时,不导电的绝缘外壳会把硬币、钥匙、其他金属材料与第一插片或第二插片隔离开,从而硬币不能同时接触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也就避免了人体触电事故的发生。绝缘保护外壳环绕在第一插片(防触电保护的正极插片)或第二插片(防触电保护的负极插片)的前端。 | ||
搜索关键词: | 插片 防触电 硬币 本实用新型 金属材料 绝缘外壳 不导电 背面 绝缘保护外壳 人体触电事故 钥匙 塞入 传输电流 电连接器 负极插片 正极插片 插槽 触电 导通 隔离 环绕 侧面 | ||
【主权项】:
1.一种能够避免人体触电的电连接器,包括正负极防触电保护的电连接器、正极防触电保护的电连接器、负极防触电保护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负极防触电保护的电连接器是由防触电保护的正极插片(11)、防触电保护的负极插片(12)、绝缘主体(16-1)组成;绝缘主体(16-1)的前端具有插槽(16-2),防触电保护的正极插片(11)的前端和防触电保护的负极插片(12)的前端被放置在插槽(16-2)内,绝缘主体(16-1)的后端把防触电保护的正极插片(11)和防触电保护的负极插片(12)的后端固定住;防触电保护的正极插片(11)是由第一插片(13)和不导电的绝缘外壳(16-3)组成,第一插片(13)的正面作为导通面起传输电流作用,第一插片(13)的背面、两个侧面的前端被固定在不导电的绝缘外壳(16-3)中起防触电保护作用,或者第一插片(13)的背面作为导通面起传输电流作用,第一插片(13)的正面、两个侧面的前端被固定在不导电的绝缘外壳(16-3)中起防触电保护作用;防触电保护的负极插片(12)是由第二插片(14)和不导电的绝缘外壳(16-3)组成,第二插片(14)的正面作为导通面起传输电流作用,第二插片(14)的背面、两个侧面的前端被固定在不导电的绝缘外壳(16-3)中起防触电保护作用,或者第二插片(14)的背面作为导通面起传输电流作用,第二插片(14)的正面、两个侧面的前端被固定在不导电的绝缘外壳(16-3)中起防触电保护作用;所述的正极防触电保护的电连接器是由防触电保护的正极插片(11)、第二插片(14)、绝缘主体(16-1)组成;绝缘主体(16-1)的前端具有插槽(16-2),防触电保护的正极插片(11)的前端和第二插片(14)的前端被放置在插槽(16-2)内,绝缘主体(16-1)的后端把防触电保护的正极插片(11)和第二插片(14)的后端固定住;防触电保护的正极插片(11)是由第一插片(13)和不导电的绝缘外壳(16-3)组成,第一插片(13)的正面作为导通面起传输电流作用,第一插片(13)的背面、两个侧面的前端被固定在不导电的绝缘外壳(16-3)中起防触电保护作用,或者第一插片(13)的背面作为导通面起传输电流作用,第一插片(13)的正面、两个侧面的前端被固定在不导电的绝缘外壳(16-3)中起防触电保护作用;所述的负极防触电保护的电连接器是由第一插片(13)、防触电保护的负极插片(12)、绝缘主体(16-1)组成;绝缘主体(16-1)的前端具有插槽(16-2),第一插片(13)的前端和防触电保护的负极插片(12)的前端被放置在插槽(16-2)内,绝缘主体(16-1)的后端把第一插片(13)和防触电保护的负极插片(12)的后端固定住;防触电保护的负极插片(12)是由第二插片(14)和不导电的绝缘外壳(16-3)组成,第二插片(14)的正面作为导通面起传输电流作用,第二插片(14)的背面、两个侧面的前端被固定在不导电的绝缘外壳(16-3)中起防触电保护作用,或者第二插片(14)的背面作为导通面起传输电流作用,第二插片(14)的正面、两个侧面的前端被固定在不导电的绝缘外壳(16-3)中起防触电保护作用。/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鸿顺电线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鸿顺电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80334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塑胶孔开裂的连接器壳体
- 下一篇:防干扰通讯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