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涵道体及涵道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7083.2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9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彬;沈宏继;项昌乐;马升;甄鹏飞;邢志强;李胜利;冯晓霞;张晓瑜;邹永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0 | 分类号: | B64C27/20;B64C11/00;B64D47/0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满<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涵道体及涵道飞行器,其中,该涵道体,包括:涵道壳体,内部设有空腔;能源部件,内置于所述涵道壳体的空腔内,用于供给能源;减震吸声部件,内置于所述涵道壳体的空腔内,且位于所述涵道壳体的空腔内表面与所述能源部件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涵道体及涵道飞行器,有效利用了涵道壳体的空腔结构,通过将能源部件和减震吸声部件填充在涵道空腔内,弱化了涵道空腔共振效应,减小了因桨叶高速旋转引起的涵道体振动噪声的问题,还提高了涵道体的空间利用率。 | ||
搜索关键词: | 涵道壳体 涵道体 空腔 减震 本实用新型 涵道飞行器 能源 涵道 吸声 空间利用率 空腔内表面 空腔共振 空腔结构 振动噪声 减小 桨叶 填充 弱化 | ||
【主权项】:
1.一种涵道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涵道壳体(10),内部设有空腔;/n能源部件(20),内置于所述涵道壳体(10)的空腔内,用于供给能源;/n减震吸声部件(30),内置于所述涵道壳体(10)的空腔内,且位于所述涵道壳体(10)的空腔内表面与所述能源部件(20)之间。/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理工大学;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41708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身平衡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倾转旋翼隐身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