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绳驱动的“4+2”式下肢康复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2902.2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6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欢;陈禹名;钱强强;沈钦涛;王健;常珂;邬江北;王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H3/00 |
代理公司: | 33241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利强;李百玲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绳驱动的“4+2”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四个用于起支撑作用的外足机构、两条基于绳驱动的内足机构和运动监测装置,所述机架包括平台和设置在平台中部且可套装在使用者腰部处的腰部结构,四个外足机构中两两一组布置在腰部结构的左右两侧,两组外足机构左右对称布置,同一侧的一组外足机构前后错位布置,两个内足机构左右对称布置且设置在两组外足机构之间;每条内足机构均包括髋关节、大腿机构、膝关节和小腿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绳驱动的“4+2”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能够满足下肢康复患者在平地上行走的基本步态,能够更好的实现人机之间的耦合。 | ||
搜索关键词: | 足机构 绳驱动 下肢康复机器人 左右对称布置 腰部结构 两组 运动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使用者腰部 膝关节 大腿机构 两两一组 前后错位 下肢康复 小腿机构 支撑作用 左右两侧 耦合 髋关节 步态 平地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绳驱动的“4+2”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四个用于起支撑作用的外足机构、两条基于绳驱动的内足机构和运动监测装置,所述机架包括平台和设置在平台中部且可套装在使用者腰部处的腰部结构,四个外足机构中两两一组布置在腰部结构的左右两侧,两组外足机构左右对称布置,同一侧的一组外足机构前后错位布置,两个内足机构左右对称布置且设置在两组外足机构之间;/n每条内足机构均包括髋关节、大腿机构、膝关节和小腿机构,所述大腿机构包括大腿杆和用于固定大腿的大腿助力板,所述大腿助力板安装在大腿杆的内侧,所述小腿机构包括小腿杆和用于固定小腿的小腿助力板,所述小腿助力板安装在小腿杆的内侧,所述小腿助力板和大腿助力板均为弧形,所述大腿杆的上端通过髋关节与机架的腰部结构连接,所述大腿杆的下端通过膝关节与小腿杆的上端连接;/n所述膝关节包括大腿转轮、小腿转轮、两个弧形连接块、两根膝关节线绳和膝关节驱动电机,所述大腿转轮与小腿转轮始终相切并布置在两个弧形连接块之间,两个弧形连接块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根转动轴连接,所述大腿转轮通过大腿三角支架可转动的安装在位于上侧的转动轴上,所述大腿三角支架固定在大腿杆的下端,所述小腿转轮通过小腿三角支架可转动的安装在位于下侧的转动轴上,小腿三角支架固定在小腿杆的上端,所述大腿三角支架的前部和小腿三角支架的前部分别设置两个弹簧连接柱,两个弹簧连接柱分别对称布置在相应的转轮的左右两侧,大腿三角支架上的每个弹簧连接柱与同一侧的小腿三角支架上的弹簧连接柱分别通过膝关节复位弹簧连接;/n所述大腿三角支架的后部和小腿三角支架的后部分别设置两个线轮,两个线轮分别对称布置在相应的转轮的左右两侧;在大腿杆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个线轮,每根膝关节线绳的一端绕在小腿三角支架上的线轮并固定在该线轮上,其另一端绕过位于同一侧的大腿三角支架上的线轮后,再绕回小腿三角支架上的线轮,接着经过大腿三角支架上的线轮、大腿杆上的线轮后贴着大腿杆向上延伸,两根膝关节线绳向上延伸后与膝关节驱动电机同步联动,膝关节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的腰部结构上;/n所述运动监测装置包括用于测量关节运动角度的硅胶模块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硅胶模块设置在膝关节的后侧上,包括光纤传感器和柔性底板,所述光纤传感器嵌入到柔性底板内,柔性底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大腿三角支架、小腿三角支架连接,所述光纤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膝关节驱动电机连接。/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25290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部康复治疗器
- 下一篇:用于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辅助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