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电池的电源输出端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3448.6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8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郭新新;明其敏;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铭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8/0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燃料电池的电源输出端子的结构;包括:电源集流板、绝缘膜、端板,其特征是:在电源集流板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呈柱状且轴线与电源集流板的平面垂直,在绝缘膜、端板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接线端子相对应的中心孔;将电源集流板上的接线端子依次穿过绝缘膜、端板的中心孔,在端板的中心孔内壁与接线端子的外壁之间设置绝缘套,防止接线端子与端板短路;采用本方案后,由于电流从电源集流板四周向中心流动,有效减小了电流在电源集流板上的叠加,减小了电流流动距离,自然也就减小了压降及功耗,相应地也改善了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电流平衡状况,使燃料电池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端子 集流板 电源 端板 燃料电池 绝缘膜 减小 电源输出端子 中心孔 燃料电池膜电极 电流流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 氢燃料电池 中心孔内壁 电流平衡 平面垂直 短路 呈柱状 绝缘套 功耗 外壁 压降 叠加 穿过 流动 | ||
【主权项】:
1.一种燃料电池的电源输出端子组件,包括:电源集流板(10)、绝缘膜(20)、端板(30),其特征是:在电源集流板(10)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接线端子(11),所述接线端子(11)呈柱状且轴线与电源集流板(10)的平面垂直,在绝缘膜(20) 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接线端子(11)相对应的绝缘膜中心孔(21),在端板(30)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接线端子(11)相对应的端板中心孔(31);将电源集流板(10)上的接线端子(11)依次穿过绝缘膜中心孔(21)、端板中心孔(31),在端板中心孔(31)的内壁与接线端子(11)的外壁之间设置绝缘套(40),防止接线端子(11)与端板中心孔(31)短路;在接线端子(11)伸出端板(30)的一端,设置有电缆连接部(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铭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铭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06344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 下一篇:二次电池极柱组件及其二次电池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