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供电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1529.4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4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龙芃君;廖文恺;马柽森;张建峰;徐闯;田炎鑫;郑芳菲;沈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2M3/156;H02J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供电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下通信模块、井上通信模块、输电线缆和供电模块,所述井上通信模块与井下通信模块通过输电线缆实现载波通信,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井下通信模块、井上通信模块提供合适直流电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电力载波通信系统的供电电源,通过市电与蓄电池的自动切换,实现以煤矿井下输电线路载波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煤矿井下信号的及时、准确和稳定传输。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井下 井下通信模块 供电电源 通信模块 井上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 本实用新型 供电模块 输电线缆 电力载波通信系统 载波通信系统 蓄电池 输电线路 稳定传输 稳定运行 载波通信 直流电源 自动切换 市电 | ||
【主权项】:
1.一种煤矿井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供电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下通信模块、井上通信模块、输电线缆和供电模块,所述井下通信模块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子模块,所述子模块包括井下通信终端、井下处理器模块、井下调制解调模块、井下耦合电路和接线端子,所述井下通信终端与所述井下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井下处理器模块与井下调制解调模块通信连接,所述井下调制解调模块与井下耦合电路通信连接,所述井下耦合电路与井下接线端子通信连接,所述井下接线端子与输电线缆连接;所述井上通信模块包括井上接线端子、井上耦合电路、井上调制解调模块、井上处理器模块和外接通信组网接口,所述井上接线端子与所述输电线缆连接,所述井上接线端子与井上耦合电路连接,所述井上耦合电路与所述井上调制解调模块连接,所述井上调制解调模块与井上处理器模块通信连接,所述井上处理器模块与外部通信组网接口;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井下通信模块和井上通信模块提供匹配的直流电,包括降压降压变压器T1、全桥式整流电路Z1、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可调电阻R9、电阻R10、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电感L1、运放U1、运放U2、运放U3、芯片U4、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和三极管Q5,其中芯片U4为开关型集成稳压芯片,所述降压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与所述输电线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两端与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全桥式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接地,全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接地,全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和电容C1的公共连接点与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电阻R10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与接地的公共连接点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全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的一端与全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经电阻R2与运放U1的同相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电阻R1和电阻R2的公共连接点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运放U1的反相端与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1的输出端经电阻R6与运放U3的同相端连接,运放U3的输出端经电阻R7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运放U3的反相端与电阻R7和MOS管Q1的漏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电阻R7和MOS管Q1的漏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一端与运放U1的输出端和电阻R6的公共连接点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运放U2的同相端连接,运放U2的反相端经电阻R5与电源VCC连接,运放U2的输出端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运放U2的输出端与MOS管Q3和MOS管Q4的栅极连接,MOS管Q3的源极经可调电阻R9与备用电源连接,MOS管Q3的漏极与MOS管Q4的漏极连接,MOS管Q4的源极接地,MOS管Q2的栅极与MOS管Q3的漏极和MOS管Q4的漏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MOS管Q2的漏极与备用电源连接,MOS管Q2的源极与芯片U4的管脚1连接,MOS管Q1的源极与芯片U4的管脚1连接,芯片U4的管脚1与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芯片U4的管脚2和管脚3接地,芯片U4的管脚4与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芯片U4的管脚5经电容C3接地,芯片U4的管脚4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为5V恒压输出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05152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术后镇痛系统用无线中继接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