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框混合结构建筑中增强抗震性能的缓冲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0764.4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4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邓宏宇;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底框混合结构建筑中增强抗震性能的缓冲设施,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由缓冲柱(1)、底框结构(2)、砌体结构(3)、顶部横桥(4)、牵拉索滑轮(1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柱(1)位于底框混合结构建筑的长边两侧,顶部通过顶部横桥(4)相连,缓冲柱(1)由固着支柱(5)、单元间隔板(6)、缓冲单元(7)、牵拉索杆(8)、缓冲弹簧(9)和防脱钢架(10)组成;缓冲柱(1)下部为固着支柱(5),内部设置有防脱钢架(10);缓冲柱(1)上部包括多个缓冲单元(7),相邻两个缓冲单元(7)之间为单元间隔板(6),缓冲单元(7)内设置有牵拉索杆(8),上下牵拉索杆(8)通过缓冲弹簧(9)勾连在一起。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结构 建筑 增强 抗震 性能 缓冲 设施 | ||
【主权项】:
1.底框混合结构建筑中增强抗震性能的缓冲设施,由缓冲柱(1)、底框结构(2)、砌体结构(3)、顶部横桥(4)、牵拉索滑轮(1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柱(1)是位于底框混合结构建筑的长边两侧,在砌体结构(3)顶部又通过顶部横桥(4)相连,缓冲柱(1)由固着支柱(5)、单元间隔板(6)、缓冲单元(7)、牵拉索杆(8)、缓冲弹簧(9)和防脱钢架(10)组成;缓冲柱(1)由钢筋水泥混合制成;缓冲柱(1)下部为固着支柱(5),固着支柱(5)呈长方体形,长方体的长度为1-10米,宽度为0.5-1米,高度为3-10米,固着支柱(5)设置在底框结构(2)中;在固着支柱(5)的内部中央设置有十字形的防脱钢架(10);防脱钢架(10)为钢质,呈十字形,横截面为圆形,圆形的直径为2-10厘米,防脱钢架(10)在固着支柱(5)的上表面中央露出部分形成一个圆环;缓冲柱(1)上部包括多个缓冲单元(7),相邻两个缓冲单元(7)之间为单元间隔板(6),每个缓冲单元(7)均呈直角的棱台形,多个缓冲单元(7)和单元间隔板(6)上下连在一起,从砌体结构(3)底部到顶部共同形成直角的棱台形;棱台形缓冲柱(1)垂直方向的直角面紧靠在底框混合结构建筑砌体结构(3)的长边所在侧面的外面,并在建造时每个缓冲单元(7)均与砌体结构(3)的长边所在侧面建造在一起连同缓冲单元(7)之间的单元间隔板(6)形成一个整体,棱台水平方向的直角面紧靠在固着支柱(5)上表面的外面,并在建造时与固着支柱(5)的上表面建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缓冲单元(7)中央垂直方向有一个斜向的圆孔,圆孔内设置有牵拉索杆(8),缓冲单元(7)与牵拉索杆体(15)在制作时紧密相贴,牵拉索杆体(15)嵌在缓冲单元(7)内部,牵拉索杆(8)的牵拉索杆钩(14)则露在缓冲单元(7)的上下表面,上下牵拉索杆(8)的牵拉索杆钩(14)通过缓冲弹簧(9)勾连在一起;单元间隔板(6)为塑料质,厚度为5-10厘米,在缓冲弹簧(9)穿过的地方有一个圆孔,用于容纳缓冲弹簧(9);牵拉索杆(8)是中间的牵拉索杆体(15)嵌在缓冲单元(7)内、两端形成露出缓冲单元(7)上下表面的牵拉索杆钩(14)的杆状结构,由牵拉索杆钩(14)和牵拉索杆体(15)组成,牵拉索杆体(15)为钢质,呈长杆状,长度为2-3米,横截面为圆形,圆形的直径为2-5厘米,嵌在缓冲单元(7)内部;牵拉索杆钩(14)为钢质,由牵拉索杆体(15)弯折而成,呈圆钩形,横截面为圆形,圆形的直径为2-5厘米;缓冲弹簧(9)为弹簧钢质,弹簧钢条的横截面为圆形,圆形的直径为1-5厘米,通过缓冲弹簧钩(17)与牵拉索杆(8)或固着支柱(5)相连;缓冲弹簧(9)由缓冲弹簧体(16)和缓冲弹簧钩(17)组成,缓冲弹簧体(16)为弹簧钢质,呈螺旋筒形,由横截面为圆形的弹簧钢条螺旋形缠绕而成,螺旋筒的直径为10-30厘米,缓冲弹簧体(16)的螺距为0.5-1厘米;缓冲弹簧钩(17)是缓冲弹簧体(16)两端弯折而成,呈圆钩形,横截面为圆形,圆形的直径为1-5厘米。/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98076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快速装卸的蜂窝式塔形结构抗震房屋
- 下一篇:一种电线杆抱箍装置的卡扣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