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于个性化交互系统的音频对象编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2165.8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9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胡瑞敏;胡晨昊;王晓晨;武庭照;吴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9/008 | 分类号: | G10L19/008;G10L1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于个性化交互系统的音频对象编码方法,在编码阶段,本发明首先将待编码的多个音频对象,从时域分帧加窗变换到频域;根据每个对象的能量大小进行排序,确定对象编码顺序;循环提取每步编码对象及对应下混信号,依此计算每步的参数及残差;利用奇异值分解,对大尺寸的残差矩阵进行分解压缩;将最终混合信号,参数及残差分解矩阵合成码流。在解码阶段,利用分解矩阵重构残差;然后根据每个对象的残差与参数,逐步将对象从下混信号中解码重建。本发明通过有顺序的多步编解码与残差分解,可以同时保证低码率和高质量的重建每个音频对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个性化 交互 系统 音频 对象 编码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适应于个性化交互系统的音频对象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A1:对输入的音频对象序列进行分帧加窗,将时域信号转换到频域信号,得到每个音频对象的时频矩阵;/n步骤A2:根据每个对象的时频矩阵,计算对象频域能量进行排序,确定多步逐级编码中每步需要编码的对象;/n步骤A3:根据确定的编码顺序,逐步下混并计算对应的边信息;所述逐步下混指将当前处理流程中输入的对象对数据进行矩阵相加,得到一个和矩阵;其中逐步下混信号并不作为传输码流进行传输;所述边信息包含对象残差与对象增益参数矩阵;其中,对象增益参数通过对象对中两个输入信号的能量比计算得到;/n步骤A4:利用奇异值分解将边信息中的对象残差分解为左、右奇异矩阵与奇异值;/n步骤A5:量化奇异矩阵、奇异值及对象增益参数,获得边信息码流;/n步骤A6:将步骤A3中的最终下混信号进行编码,获得下混信号码流;/n步骤A7:步骤A5和步骤A6得到的码流合成为输出码流,传输到解码端。/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97216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