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步发酵分离耦合生成二元胺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89990.4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可泉;许旭;何峰;陆学东;田威龙;许晟;欧阳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13/00 | 分类号: | C12P13/00;C12R1/19 |
| 代理公司: | 32285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叶帅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步发酵分离耦合生成二元胺的方法,将大肠杆菌培养成的种子液接入发酵罐的发酵培养基中,在28‑40℃、通气量0.1‑2.0vvm下培养12‑36h,启动分离耦合装置后得到的细胞发酵液和不含细胞发酵清夜循环回发酵罐继续发酵过程,在分离耦合装置吸附的二元胺进入洗脱精制环节。本方法可用于生产二元胺时,将二元胺前体氨基酸发酵和二元胺脱羧酶发酵在一个设备内一步发酵完成,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经济效应,同时发酵分离耦合将发酵液中的二元胺异位分离移出来减少二元胺对生产菌株的抑制作用,提高单位菌体生产能力和原料利用效率。 | ||
| 搜索关键词: | 二元胺 分离耦合 发酵 一步发酵 发酵罐 发酵分离耦合 缩短生产周期 原料利用效率 大肠杆菌 发酵培养基 细胞发酵液 种子液接入 发酵过程 设备经济 生产菌株 发酵液 通气量 脱羧酶 氨基酸 菌体 可用 前体 吸附 洗脱 异位 精制 生产能力 细胞 环节 生产 | ||
【主权项】:
1.一步法发酵分离耦合生成二元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按需要搭建发酵分离耦合装置,加入发酵培养基灭菌后降温至28-40℃、0.1-2.0vvm通入空气;/n步骤2,取二元胺生产菌株培养后的种子液,接入发酵罐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参数即温度为28-40℃、通气量0.1-2.0vvm下发酵18-36h,启动分离吸附装置,分离后得到的细胞发酵液回到发酵罐中继续发酵过程,分离后得到的发酵清液经过吸附装置进行二元胺的吸附后也回到发酵罐中继续发酵过程,且过程中保证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浓度以还原性糖为单位处于0.3-1%之间和氮源以氨氮含量为单位处于0.1-0.4%之间;/n步骤3,当流经发酵分离耦合装置的发酵液中二元胺浓度基本不变时,结束发酵过程;整个发酵过程中在发酵0h和36h发酵体系添加终浓度20-500单位的抗生素,结束后发酵液中的二元胺进行分离,耦合装置吸附的二元胺进行洗脱分离;分离后清洗装置重新组装循环利用。/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8999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