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见光与激光融合的航天器结构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60077.4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2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康国华;张晗;张琪;张文豪;徐伟证;王强;刘奇弦;吴佳奇;邱钰桓;魏建宇;赵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V20/13 | 分类号: | G06V20/13;G06V10/774;G06V10/764;G06V10/82;G06N3/0464;G01B11/24;G01N21/25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可见光与激光融合的航天器结构识别方法,涉及目标检测与识别应用领域,能够将可见光与激光融合的基础,通过人工智能学习的方式对传统航天器的结构进行训练和测试,最终实现对航天器整体或部分进行检测识别。本发明包括:对可见光与激光融合的转换矩阵进行标定,建立可见光和激光融合转换矩阵的映射关系;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完成目标航天器的检测与识别;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及所述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卷积特性,对所述目标航天器的包络尺寸进行估计,完成所述目标航天器动态参数的辨识。本发明实现对目标结构包络尺寸的估计与动态参数的辨识,最终得到丰富的航天器数据,实现对航天器整体或部分的检测识别。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见光 激光 融合 航天器 结构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可见光与激光融合的航天器结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对可见光与激光融合的转换矩阵进行标定,建立可见光和激光融合转换矩阵的映射关系;/nS2、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完成目标航天器的检测与识别;/nS3、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及所述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卷积特性,对所述目标航天器的包络尺寸进行估计,完成所述目标航天器动态参数的辨识。/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6007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