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非接触式监测结构变形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41175.3 | 申请日: | 2019-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2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航宇;彭锦发;王航;张春明;徐凯;王国臣;余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6T5/00;G06T7/00;G06T7/11;G06T7/136;G06T7/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陈传喜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公开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非接触式监测结构变形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在待监测结构的表面间隔预设距离作两个标记点;步骤二:对两个标记点先后进行多次图像采集;步骤三:对各张图像分别进行切分处理以每张图像中的各个标记点为中心分别切分出一含标记点图像区域;步骤四:分别计算各组所述标记点图像区域中的两个含标记点图像区域的灰度重心,得出各张图像中的两个标记点的中心的坐标,同时计算标记点的灰度点数;步骤五:求取各张图像中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步骤六:根据得到的各张图像中,两个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值、灰度点数以及图像采集时间,得出应变‑时间曲线。该方法可以实现针对无法直接布设表面应变计的结构进行连续非接触式监测。 | ||
| 搜索关键词: | 标记点 图像 非接触式监测 图像区域 数字图像处理 结构变形 图像采集 点数 灰度 表面应变计 待监测结构 表面间隔 灰度重心 时间曲线 预设距离 布设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非接触式监测结构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在待监测结构的表面间隔预设距离作两个标记点;步骤二:对两个所述标记点先后进行多次图像采集,每次对两个所述标记点采集一张图像,从而得到多张图像;步骤三:读取采集到的各张图像,并对各张所述图像分别进行切分处理,对每张所述图像进行切分处理时,以每张所述图像中的各个标记点为中心分别切分出一含标记点图像区域,从而将每张图像中的两个标记点分别切分出来,每张图像中切分出来的两个所述含标记点图像区域形成一组标记点图像区域;步骤四:分别计算各组所述标记点图像区域中的两个所述含标记点图像区域的灰度重心,从而得出各张图像中的两个标记点的中心在各自对应的所述含标记点图像区域中的坐标,同时计算所述标记点的灰度点数;步骤五:根据各张图像中的两个标记点在各自对应的所述含标记点图像区域中的坐标,求取各张图像中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步骤六:根据得到的各张图像中,两个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值、两个标记点各自的灰度点数以及图像采集时间,得出应变‑时间曲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4117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