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探针电流耦合的脊间隙波导到微带线宽带过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4632.6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4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蒲友雷;彭松涛;吴泽威;蒋伟;王建勋;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5/107 | 分类号: | H01P5/107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陈一鑫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探针电流耦合的脊间隙波导到微带线宽带过渡结构,涉及微波/毫米波无源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探针电流耦合的脊间隙波导到微带线宽带过渡结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脊间隙波导在与MMIC电路进行集成时面临的带宽受限、损耗过大、装配容差性能低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探针电流耦合的脊间隙波导到微带线宽带过渡结构,其具有超宽带、低损耗、容差性能强、结构紧凑、易于加工与装配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探针 电流 耦合 间隙 波导 微带 宽带 过渡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探针电流耦合的脊间隙波导到微带线宽带过渡结构,该结构包括:下腔体、上盖板,所述上盖板设置在下腔体上方;所述下腔体包括输入腔、过渡腔、输出腔,所述过渡腔是位于输入腔和输出腔之间凸起的结构;所述输入腔和输出腔结构完全对称,所述输入腔和输出腔中线位置都设置有脊间隙波导,所述脊间隙波导末端设置探针并指向过渡腔,该探针位于脊间隙波导上表面且宽度与脊间隙波导相等,并与脊间隙波导连为一体,所述过渡腔腰部位置两侧都设置有“凹”型缺口;该“凹”型缺口形成终端短路腔体;所述脊间隙波导的探针伸入终端短路腔体内,所述过渡腔腰部设置有MMIC安装腔,所述MMIC安装腔对应脊间隙波导的探针位置设置有开窗,该开窗用于使探针与微带线互连,所述MMIC安装腔和开窗的底部设置基板,基板上设置微带线导带,所述微带线与脊间隙波导的探针的末端中间点连接,所述外部有源微波集成电路通过此处微带线与脊间隙波导建立连接。/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3463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