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馈网络拓扑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1139.2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8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满梦华;马贵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63 | 分类号: | G06N3/06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王占华 |
地址: | 0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馈网络拓扑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包括m个输入端、m行n列神经节点、主控制器模块、n‑1个寄存器模块、互连网络模块以及互连总线。m个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列对应神经节点的输入端相连;每个所述神经节点均包括神经形态单元和微控制器单元。所述神经节点中的微控制器单元,用于实现多种软件定义的突触可塑性规则及蛋白调控规则;神经节点之间通过所述互连网络进行相互连接,形成具有前馈拓扑结构特性的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与n‑1个寄存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主控制器模块通过控制n‑1个寄存器模块,来调整互连网络的结构,从而实现不同前馈拓扑结构的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节点 神经网络电路 数模混合 主控制器模块 寄存器模块 互连网络 输入端 微控制器单元 前馈网络 拓扑结构 拓扑 蛋白调控 互连总线 神经形态 输出端 可塑性 前馈 突触 | ||
【主权项】:
1.一种前馈网络拓扑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个输入端、m行n列神经节点、主控制器模块、n‑1个寄存器模块、互连网络以及互连总线,m和n为大于1的自然数;m个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列对应神经节点的输入端相连,为第一列神经节点提供外部电流输入,其他非第一列神经节点输入端由与其相连神经节点的输出端连接;每个所述神经节点均包括神经形态单元和微控制器单元;所述神经节点中的微控制器单元,用于实现多种软件定义的突触可塑性规则及蛋白调控规则,根据所述规则实现对神经形态单元的输出行为进行调整;所述互连总线是相邻微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总线,相邻微控制器通过互连总线进行相互通信,模拟模仿生物体内的蛋白调控网络,根据软件定义的蛋白调控规则实现对神经形态单元输出行为的调整;神经节点之间通过所述互连网络进行相互连接,形成具有前馈拓扑结构特性的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与n‑1个寄存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主控制器模块通过控制n‑1个寄存器模块,来调整互连网络的结构,从而实现不同前馈拓扑结构的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所述互连网络包括m×(n‑1)个多路复用器模块Mij,1≤i≤m,1≤j≤n‑1,每个多路复用器模块Mij的输出端均与相对应的神经节点Ni(j+1)的输入端相连接,每个多路复用器模块Mij的输入端均与神经节点Ni(j+1)之前所有的神经节点Nab相连接,1≤a<i,1≤b<j+1;所述每个多路复用器模块Mij的控制端都与对应寄存器j的输出端连接,寄存器j不同的输出端控制不同的多路复用器模块,实现主控制器通过n‑1个寄存器控制多路复用器模块的目的,从而完成神经节点之间的前馈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1113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算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
- 下一篇:递归网络拓扑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