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控制水体底泥磷释放的联合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88919.X | 申请日: | 2019-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6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雯;陈雪梅;尹月鹏;李国新;薛云鹏;刘静;辜昊;刘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28;B01J20/12;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控制水体底泥磷释放的联合修复方法,属于原位修复技术领域,一种原位控制水体底泥磷释放的联合修复方法,包括沉水植物、红土、沉积物和实验控制瓶,将沉积物放入实验控制瓶底部构成沉积层,再将红土铺设于沉积层表面构成红壤覆盖层,再将沉水植物根部植入红壤覆盖层中构成沉水植物层,利用红土覆盖来控制底泥中的易释放形态磷向难释放形态磷转化,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并对红土进行动态吸附实验和静态吸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密封垫的位置来判断下瓶体中红土溶液温度的变化,方便及时作出相关应对控制措施,为准确探究天然红土吸附磷的最佳条件提供重要保障。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土 沉水植物 联合修复 水体底泥 原位控制 磷释放 沉积物 实验控制 沉积层 覆盖层 形态磷 底泥 红壤 释放 动态吸附 静态吸附 控制措施 实验过程 天然红土 原位修复 重要保障 最佳条件 密封垫 下瓶体 放入 吸附 植入 铺设 覆盖 观察 转化 | ||
【主权项】:
1.一种原位控制水体底泥磷释放的联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水植物、红土、沉积物和实验控制瓶,将所述沉积物放入实验控制瓶底部构成沉积层(2),再将所述红土铺设于沉积层(2)表面构成红壤覆盖层(3),再将沉水植物根部植入红壤覆盖层(3)中构成沉水植物层(4),利用所述沉水植物和红土联合原位控制技术实现水体磷污染的修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8891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