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舷间管壳式换热器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9111.0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4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良;陈康;仝潘;夏彬;周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2;G06F30/17;G06F119/06;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舷间管壳式换热器及其设计方法,本发明结构包括集水室,集水室的一端与管板的外侧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集水室与管板外侧的连接处为变径结构。本发明将换热器的集水室设计为平滑过渡的变径结构,且其与换热器采用一体化设计,集水室采用大开口海水进出口,减少了管道截面突阔或突缩引起的阻力损失,使海水流进换热器的流场速度梯度减小,更符合流动特性。本发明中海水直接走管程,淡水走壳程,使管程海水与壳程淡水呈逆向流动以利于两者间的传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壳 换热器 及其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舷间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设计需求确定过流面积D;第二步:根据压力等级确定集水室外变径面半径R;第三步:根据过流面积D与集水室外变径面半径R确定过流通径系数α及形状系数β;第四步:根据加工精度确定流阻试验的修正因子C;第五步:根据公式计算出集水室内变径面最小曲率半径r。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4911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