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星间网络的动态时隙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4671.7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6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崔高峰;李沁洁;张尚宏;刘恺;王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72/04;H04W8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冀学军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星间网络的动态时隙分配算法,属于星间通信技术领域。首先构建包括主星和若干辅星组成的低轨小卫星星群,确定DTI周期的接入机制;然后初始化总时隙个数为M,分配给CSMA/CA接入机制的时隙比例为k,平均时延为D;计算当前时隙比例k下系统总的吞吐量和总的平均时延。若当前时隙比例k下系统总的平均时延满足E[D]≤D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网络 动态 分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星间网络的动态时隙分配算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构建包括主星和若干辅星组成的低轨小卫星星群,确定DTI周期的接入机制;整个传输信道的时间被划分为多个信标间隔,每个信标间隔内又划分为BHI周期和DTI周期,在DTI周期中,包括基于CSMA/CA接入机制的CBAP周期和基于TDMA接入机制的SP周期;CBAP周期和SP周期的个数和时间长度通过主星节点发送信标帧或声明帧来确定;步骤二、针对星间网络的DTI周期,初始化总时隙个数为M,分配给CSMA/CA接入机制的时隙比例为k,平均时延为D;0≤k≤1,初始化k取值为0,即所有时隙分配给TDMA接入方式;D≤Dmax;Dmax为系统可允许的最大传输时延阈值;步骤三、计算当前时隙比例k下系统总的吞吐量和总的平均时延;步骤四、判断当前时隙比例k下系统总的平均时延是否满足E[D]≤Dmax,如果是,进入步骤五;否则,进入步骤六;步骤五、系统总的平均时延没有超过系统时延阈值,将当前时隙比例k步长加1,增大分配给CSMA/CA的时隙个数,返回步骤三再次计算系统对应的吞吐量和平均时延,直到E[D]>Dmax为止;步骤六、记录每个时隙比例k下系统的总吞吐量,并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吞吐量最大时对应的k值,即为所求的最优时隙分配比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4467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