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田火区压煤地下原位气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2111.8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5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戚绪尧;陈良舟;李亚稳;杜阳;辛海会;白成武;姬有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95 | 分类号: | E21B43/295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杨晓亭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田火区压煤地下原位气化方法,包括确定煤炭地下气化火源位置、地下煤田火区改造、煤炭地下气化作业等步骤。本煤田火区压煤地下原位气化方法改变传统的被动灭火思路,结合煤田火灾和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利用已探明的煤田火区,通过控制火源锋面燃烧状态将其改造为煤炭地下气化炉,进行煤田火区的煤炭地下气化,实现煤田火区转化利用和间接治理,减少火区压煤导致的资源浪费;充分利用了煤田火区火焰的热量,合理控制燃烧后改造为煤炭地下气化炉,不需构建专门的点火井,避免了煤炭地下气化所需要的复杂点火流程,大幅度减少了点火周期和点火能耗,特别适用于煤田火区的治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田 火区压煤 地下 原位 气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煤田火区压煤地下原位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煤炭地下气化火源位置:在采用探地雷达探测法圈定煤田火区大致范围及延烧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地面钻孔分析孔底温度、气体成分,确定地下火源的前缘位置,并根据煤层赋存状态、地质条件、水文参数选取合适的火焰峰面位置作为煤炭地下气化火源;b)地下煤田火区改造:在火源蔓延方向前方设定位置采用定向钻进技术从地面(1)向下施工两个钻孔作为注气孔(3)和产气孔(4),注气孔(3)和产气孔(4)分别钻进至煤层(2)后,分别沿煤层(2)走向继续向后钻进设定距离形成进气通道(5)和产气通道(7),进气通道(5)和产气通道(7)的钻孔终孔位置位于火源前锋面(12)前方,然后在进气通道(5)或产气通道(7)的钻孔终孔位置沿火源前锋面(12)在左右方向上的走向向产气通道(7)或进气通道(5)钻进、使进气通道(5)和产气通道(7)贯通形成气化炉(6);采用定向钻进技术施工注气孔(3)和产气孔(4)的同时,采用封堵材料对位于火源前锋面(12)上方的煤田火区设定区域内的地表裂隙、塌陷孔洞等较大的漏风通道进行封堵处理,以控制漏风强度、减小火源前锋面(12)区域漏风强度至维持阴燃状态、减缓火源沿煤层的蔓延速度;采用定向钻进技术施工进气通道(5)和产气通道(7)至煤田火区的火源前锋面(12)前方的同时,通过钻孔灌注胶体封堵小裂隙以彻底阻断火源区域的供气通道;c)煤炭地下气化作业:首先安装后退式注气装置,后退式注气装置包括柔性注气管(9)和设置在地面(1)上的绞车(8),将柔性注气管(9)置入进气通道(5)内,柔性注气管(9)的后端安装有喷头(11)和温度传感器(10),柔性注气管(9)的前端与缠绕在绞车(8)上的绞绳连接,注气泵通过注气孔(3)向进气通道(5)内定量供给氧化剂,控制适宜的热解状态使火源前锋面(12)向前蔓延与气化炉(6)融合、将火源前锋面(12)改造为煤炭地下气化炉,所产生的气体通过产气通道(7)输送至地面;通过温度传感器(10)检测气化区域温度变化情况,当温度低于700℃时则判断该区域气化工作结束,然后控制绞车(8)动作牵引柔性注气管(9)向前移动设定距离,进而使气化工作面不断向前蔓延移动,待气化工作面前移至设定的气化停止线后,完成煤炭地下气化过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4211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