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合膜修饰电极的L-谷氨酸检测方法及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2505.5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0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曹忠;唐飞;何军意;段薇;邹浩云;肖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30;G01N27/48;B82Y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优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3 | 代理人: | 周栋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膜修饰电极的L‑谷氨酸(L‑Glu)检测方法及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制备MWCNTs、制备PTrp/MWCNTs/GCE电极和L‑谷氨酸检测等步骤。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修饰电极的示差脉冲伏安响应峰电流与L‑Glu的浓度在5.000×10‑8~1.50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80×10‑8 mol/L(S/N=3)。该电极具有高选择性,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将该电极用于猪血清样品中L‑Glu的测定,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且回收率达到94.8%~104.5%,表明该电极有望成为谷氨酸无酶检测的一个新手段,可应用于生命分析和动物营养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谷氨酸 修饰电极 检测 聚合膜 传感器 制备 乙酸钠缓冲溶液 高效液相色谱 乙酸 猪血清样品 动物营养 高选择性 生命分析 无酶检测 线性关系 响应峰 新手段 重现性 脉冲 回收率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聚合膜修饰电极的L‑谷氨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酸化的MWCNTs:将MWCNTs置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中,然后在120~180℃的油浴锅中搅拌回流加热10~60min,待混合液冷却后于10000~15000rpm的转速下离心3~30min,弃上清液,沉淀即为酸化的MWCNTs,洗涤并干燥后研磨粉碎,备用;其中,所述混合酸中浓硫酸和浓硝酸的体积比为(1~5):1,所述MWCNTs与混合酸的比例为(150~250)g:(35~45)mL;(2)制备PTrp/MWCNTs/GCE聚合膜修饰电极: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抛光,超声洗净后晾干;将酸化后的MWCNTs置于无水乙醇溶液中超声分散,得到MWCNTs浓度为0.5~2.0mg/mL的MWCNTs分散液;将MWCNTs分散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晾干后得到MWCNTs/GCE,再将MWCNTs/GCE电极置于含有0.03~0.09mol/L L‑Trp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在‑0.2~2.0V范围内扫描20~25圈后得到PTrp/MWCNTs/GCE聚合膜修饰电极;(3)以PTrp/MWCNTs/GCE聚合膜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以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考察L‑谷氨酸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对不同浓度的L‑谷氨酸进行测试,绘制工作标准曲线,再采用标准加入法对待测样品中的L‑谷氨酸进行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3250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