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山遗留矿柱分级分类充填回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03885.X | 申请日: | 2019-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张吉雄;夏康祺;孟国豪;陈杨;刘宏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G06F30/20;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李悦声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遗留矿柱分级分类充填回收方法,适用矿山遗留矿柱分级分类的充填回收。首先建立矿山遗留矿柱充填回收分级分类方法分层结构模型,然后对矿井概况进行调研,明确矿井地质、技术与经济条件,为充填回收方法的决策提供依据,基于分层结构模型建立遗留矿柱充填回收方法评价模型,并由评价模型初步确定若干个可行充填回收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步骤三得到的若干个可行充填回收方法进行优选,确定最终充填回收方法。本发明将专家主观经验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对评价指标权重与评价指标存在的客观不确定性进行定性的分析与定量的数学描述,构建了更合理化、准确化、综合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遗留 矿柱 分级 分类 充填 回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矿山遗留矿柱分级分类充填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矿山遗留矿柱充填回收的分层结构模型;步骤二、对矿井概况进行调研,明确矿井的地质、技术与经济条件信息,为分级分类充填回收方法的决策提供依据;步骤三、基于步骤一的分层结构模型,建立遗留矿柱充填回收方法的评价模型,并由评价模型初步确定若干个可行充填回收方法;步骤四、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步骤三中初步确定的若干个可行充填回收方法进行筛选,确定最终充填回收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0388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