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抛物面集热光斑能量与热流密度测量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8966.7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8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刘晓亮;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40/90 | 分类号: | F24S40/90;F24S70/20;F24S23/70;F24S10/95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1005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抛物面集热光斑能量与热流密度测量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在此领域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太阳能聚光装置的聚光效率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作为镜场调节的依据,光斑的热流分布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腔式吸热器虽能够测量整个光斑的能量与热流密度,但无法同时测量光斑各划分区域的热流密度,本申请提供的抛物面集热光斑能量与热流密度测量系统及方法,采用抛物面型式的聚光器反射光斑光线至金属吸热板,再通过金属吸热板‑热管‑联集管的连接方式,计算每个联集管吸收的光斑能量,进而得出光斑各区域的热流密度,可指导镜场调整以提高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聚光效率,实用性强,便于产业上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光斑 光斑能量 抛物面 热流 热流密度测量 集热 金属吸热板 聚光效率 联集管 镜场 测量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太阳能发电系统 太阳能聚光装置 腔式吸热器 世界性问题 反射光斑 分布数据 划分区域 连接方式 聚光器 热管 申请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抛物面集热光斑能量与热流密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板(2)、金属吸热板(1)、热管(3)、联集管(4)、测温元件(5)、流量测量单元(6)和储热工质;所述反光板(2)的迎光面为抛物面,每个所述反光板(2)与每个所述金属吸热板(1)的边缘连接,所述反光板(2)与所述金属吸热板(1)的竖向中心轴线的夹角为0到45度,所述反光板(2)的开口边缘与相邻所述反光板(2)的开口边缘接触;所述金属吸热板(1)的迎光面设置有选择性吸收涂层,每个所述金属吸热板(1)与每个所述热管(3)相连,所述热管(3)为内部有工作液的封闭式真空管,所述热管(3)分为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工作液储存在蒸发段,所述热管(3)的蒸发段端面与所述金属吸热板(1)的背光面紧密接触,所述热管(3)的冷凝段嵌入所述联集管(4)中;所述联集管(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联集管(4)与每个所述热管(3)相连;所述测温元件(5)分别设置于联集管(4)的工质入口一端和工质出口一端;所述流量测量单元(6)设置在与联集管(4)相通的管路上;所述储热工质由所述联集管(4)的入口通入,再由所述联集管(4)的出口流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8896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