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九棘鲈的人工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7241.X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0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仁;蔡有森;蔡春有;蔡镇辉;蔡四川;蔡建顺;蔡惠明;蔡金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7;A23K10/18;A23K10/22;A23K10/30;A23K20/105;A23K20/158;A23K20/163;A23K20/174;A23K20/20;A23K20/22;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九棘鲈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步骤:(1)亲本选择,(2)培育池塘处理,(3)亲鱼培育管理,a.养殖第1周,采用绿光和黄光交替照射池塘水面;在养殖第2周~3周内,采用绿光和红光交替照射池塘水面;在养殖3周以上,采用绿光照射池塘水面;b.饲料分为石斑鱼配合饲料、新鲜1~2份小鱼虾与5~8份冰鲜杂鱼、人工软颗粒饲料;养殖第一周投喂第一种饲料,养殖第2周~3周投喂第二种饲料,养殖3周以上投喂第三种饲料;c.池塘水温控制为23~27℃,水溶解氧5mg/L;(4)繁殖前强化培育,(5)人工繁殖,(6)受精卵采集及孵化;本发明的红九棘鲈的人工繁殖方法,不仅促进亲鱼的摄食率,并且增强了亲鱼的繁殖能力,提高亲鱼的产卵率和受精率,有效实现规模化人工养殖红九棘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九棘鲈 人工 繁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红九棘鲈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亲本选择雌性亲本:选择6龄以上、体重3.5~5.5kg、体型正常、无病害、活力强的红九棘鲈作为雌性亲本;雄性亲本:选择6龄以上、体重3.5~5.5kg、体型正常、无病害、活力强的红九棘鲈作为雄性亲本;(2)培育池塘选择培育亲本的池塘的面积为2~3亩,水深为4~6m,池底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池塘的上方架设有LED灯光设备;培育密度为100~120尾/亩,雌雄比例为1:(0.5~1);(3)亲鱼培育管理a.光照控制:在养殖第1周,采用LED绿光和黄光交替照射池塘水面,每天每种光色连续照射6~8小时;在养殖第2周~3周内,采用LED绿光和红光交替照射池塘水面,每天每种光色连续照射8~12小时;在养殖3周以上,采用LED绿光照射池塘水面,每天连续照射12~16小时;其中,绿光的波长为445~465nm、黄光的波长为460~480nm、红光的波长570~700nm;b.饲料及投喂:饲料分为三种;第一种为石斑鱼配合饲料,第二种为新鲜1~2份小鱼虾与5~8份冰鲜杂鱼,第三种为由石斑鱼配合饲料、冰鲜杂鱼和螺旋藻粉以质量比为6:(3~1):(2~1)混合,制料加工成的人工软颗粒饲料;在养殖第一周内采用第一种饲料投喂,在养殖第2周~3周时采用第二种饲料投喂,在养殖3周以上采用第三种饲料投喂,每天投喂饲料1次,每次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2.8%‑3.5%;c.水温控制及水质管理:池塘水温控制为23~27℃,水溶解氧>5mg/L,每3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池塘水深水量的20~23%,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5~45cm;(4)繁殖前强化培育a.培育水温:亲鱼的强化培育自11月至3月间进行,自11月份调节池塘水温为20~23℃,至1月份时,调节池塘水温为23~25℃,至3月份时,将池塘水温上升至25~27℃;b.强化培育中饲料与用量:饲料为步骤(3)中的三种饲料,将三种饲料轮换使用,且每种饲料连续喂养6~8天,每2天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2.0~2.5%;c.水质管理:每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池塘水量的22%~28%,保持水体透明度在50cm以上:(5)人工繁殖经过强化培育的亲鱼3月份开始逐渐达到性腺成熟,日常培育管理中观察,一旦发现亲鱼体色变深,即可进行人工催产:在催产前,将水温调节至26~27℃,将亲鱼从培育池塘捕起,选择腹部大、生殖孔微红的个体,采用腹腔注射方式向亲鱼注射催产剂,注射时间为早上9:00‑11:00时进行注射,并立即将亲鱼放回池塘,在进行人工催产的2~3天后,亲鱼开始逐渐产卵;(6)受精卵采集及孵化a.在收集受精卵时,采用集卵网收集受精卵,用新鲜海水冲洗,去除坏卵和杂物;b.将受精卵放入一个容积500L、底部设有排水阀的孵化桶中孵化,在孵化桶内放置气石充气,受精卵孵化条件为水温24‑26℃,盐度29.3±0.7,pH8.21±0.3,孵化密度为230‑250万粒受精卵/m3,每3小时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孵化桶容积的一半,以保持孵化桶内海水的清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6724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鳍石斑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篮子鱼的人工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