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TBM岩渣大小等级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4606.3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力;杨哲;贺泊宁;刘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T7/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配套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TBM岩渣大小等级识别方法,包括:采集TBM岩渣原始图像,并构建单一场景下的岩渣图像样本库;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样本图像进行迭代训练,优化网络参数,得到最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测试集图像输入到最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属于各测试样本属于不同类别的概率分布值,并将此概率分布值作为岩渣大小等级的预测结果,从而完成整体的TBM岩渣大小等级识别过程。通过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地通过图像对初破碎岩渣的大小等级进行评估,并有效提高了TBM施工效率和故障诊断水平。 | ||
搜索关键词: | 卷积神经网络 等级识别 概率分布 最优化 测试样本 迭代训练 故障诊断 配套技术 施工效率 隧道施工 图像输入 图像样本 网络参数 样本图像 预测结果 原始图像 测试集 破碎岩 构建 采集 场景 图像 评估 优化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TBM岩渣大小等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岩渣图像识别样本库的构建步骤针对TBM隧道施工的出渣阶段,采集TBM岩渣原始图像;将所获得的多幅原始图像调整至所需的尺寸以作为样本图像,并分别记录其调整后的图像宽、图像高等图像数据;将调整后的多幅图像依照各图像内最大岩块的体积大小来进行分类并记录类别数K;接着,将所有样本图像划分为训练集(Xtrain,Ytrain)、验证集(Xvalidate,Yvalidate)和测试集(Xtest,Ytest),其中X表示图像,Y表示图像所属类别标签,并且不同数据集中的图像文件无交集,由此构建TBM岩渣图像识别样本库;(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样本训练步骤在所构建的TBM岩渣图像识别样本库的基础上,继续对训练样本进行迭代训练,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2‑1)将所述训练集中的样本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层来执行首次卷积操作,由此输出对应的特征映射图;对该特征映射图依次执行池化降采样处理和局部响应归一化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特征映射图作为输入值,再次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层来执行二次卷积操作,由此输出对应的特征映射图,并对该特征映射图依次执行池化处理和局部响应归一化处理;(2‑2)将完成子步骤(2‑1)全部处理后的特征映射图作为输入值,再次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层,并且按照预设的所需次数来多次执行卷积操作;(2‑3)将子步骤(2‑2)多次卷积操作后的特征映射图作为输入值,继续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的池化层,由此执行池化和局部响应归一化处理;(2‑4)将完成子步骤(2‑3)全部处理后的特征映射图提取出来转换为一维,然后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的第一个全链接层,由此输出与该全链接层的神经元个数保持一致的特征值;以此方式,顺序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的其余多个全链接层以获得对应的特征值,最终输出与上述类别数K保持一致的多个特征值;(2‑5)将子步骤(2‑4)所输出的多个特征值作为置信度,并采用Softmax算法来进行回归处理,相应生成对应的概率分布数据;(2‑6)基于子步骤(2‑5)生成的概率分布数据和所述训练集中的Ytrain,计算出对应的代价函数值;接着,更新上述卷积神经网络包括卷积核参数、权重、偏置在内的训练参数,由此使得对应的代价函数值逐次降低直至达到收敛,由此完成对卷积神经网络的最优化处理;在此过程中,同步采用上述验证集来验证卷积神经网络的精度;(3)TBM岩渣大小等级的识别步骤将步骤(1)所划分的测试集(Xtest,Ytest)输入到最优化处理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得到各测试样本属于不同类别的概率分布值,并将此概率分布值作为岩渣大小等级的预测结果,从而完成整体的TBM岩渣大小等级识别过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6460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