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MU-MIMO-OFDM系统的多维度混合调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8316.8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6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冯春燕;杨洋;冯震;郭彩丽;欧阳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116 | 分类号: | H04B10/116;H04B7/0456;H04B7/0452;H04B10/516;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冀学军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MU‑MIMO‑OFDM系统的多维度混合调光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首先构建混合调光模块,设计预编码矩阵,将编码后的信号通过可见光通信信道传送给接收端的用户,计算用户信道矩阵的直流增益;分析对单个用户的接收向量,得到用户的信噪比以及引入削峰后的时域信号,建立各用户的误比特率表达式。基于用户的等效信道矩阵,以系统的最大误比特率为约束条件,设计最大化最小奇异值的发端天线选择算法,确定最优的工作LED集合。本发明有效提高调光精度并降低用户信道相关性,能够有效改善用户等效信道的增益,有效增强接收端信号的信干噪比和误码率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见 光通信 mu mimo ofdm 系统 多维 混合 调光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MU‑MIMO‑OFDM系统的多维度混合调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施步骤为:步骤一、构建室内可见光通信MU‑MIMO‑OFDM系统的混合调光模块,并计算实际激活的工作LED数目Na,构成初始的工作LED集合;混合调光模块中发送端包括Nt个LED,从中激活nt个LED满足接收端K个用户的通信和照明需求;接收端包括Nr个PD,
且满足nt≥Nr;针对第j个接收端用户,分配Nr,j个PD,同时传输多条数据流;步骤二、混合调光模块控制将每个用户发送的多路比特经过正交幅度调制后映射为复信号,输入到各用户的预编码矩阵中进行编码,编码后的信号再映射到各LED上,得到每个LED的频域复信号;第j个用户的预编码矩阵Wj,表示如下:
其中,
表示Nr,j×Nr,j的酉矩阵,
为第j个用户的信道矩阵的零空间,由奇异值分解得到;第j个用户中每个PD和每个工作LED构成的信道矩阵
表示为:
其中,hq,i表示第i个LED和第j个用户的第q个PD构成的LoS链路的信道直流增益;步骤三、将每个LED的频域复信号经过傅里叶反变换得到每个LED的OFDM时域信号,将所有的时域信号叠加直流偏置,构成实际工作LED的驱动信号,经过电光转换,经发送端LED发出;LED的驱动信号为![]()
为第j个用户的多路比特经过映射后的复信号组成的发送向量;步骤四、针对各接收用户,LED发出的可见光信号经过信道传输,接收端用户通过各自的解码酉矩阵,恢复自身的发送信号向量;LED发出的可见光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相当于分别左乘了各用户的信道矩阵;且用户数据在发送端进行了BD预编码,接收信号已经去除了其他用户的信号干扰;第j个用户的解码酉矩阵Uj为Nr,j×Nr,j的矩阵;第j个用户的接收信号向量表示为:
其中,R表示PD的光电转换系数,
为第j个用户的信道中的加性高斯噪声向量;
ΔI=min(Ih‑IB,IB‑Il)表示时域OFDM信号的幅度;Il为LED动态区间输入的电流最小值,Ih为LED动态区间输入的电流最大值;
为调制系数,其中ηdB=10log(1+η2)为时域OFDM信号的削峰调节参数;
Pe为OFDM时域信号向量的电功率;
步骤五、分析由于非线性每个工作LED引入到用户信号中的等效削峰噪声,并进行建模。第j个用户的等效削峰噪声
的建模公式为
其中,
表示每个工作LED的OFDM时域信号的削峰噪声功率;针对第i个工作的LED经过削峰后的时域信号
公式表示为:
其中,F表示时域信号造成的衰减系数,wclip为时域信号的削峰噪声,由LED的非线性效应引入,wclip服从0均值的高斯分布,方差为削峰噪声功率
步骤六、每个用户的加性高斯噪声和削峰噪声构成了各用户的等效噪声,利用等效噪声分别计算各用户的有效信噪比;第j个用户的有效信噪比Γj(elec)计算公式如下:
λj,q为第j个用户的对角矩阵Λj的奇异值,对应第q条数据流;对角矩阵Λj由第j个用户信道矩阵的奇异值构成;GB=(N‑2)/N表示子载波利用率,N表示子载波数;
表示第j个用户的等效噪声,M表示每个用户的比特流QAM调制过程采用的调制阶数;步骤七、利用用户的有效信噪比建立该用户的误码率表达式;接收端第j个用户的可达误码率BERj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Q(·)表示标准正态分布的互补累计分布函数;步骤八、设计基于最大化最小奇异值的TAS算法,从所有的LED中确定最优的工作LED集合,降低用户信道的相关性,提升接收端用户的有效信噪比,从而保障用户的误码率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5831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间光通讯的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